与台北馆无关


 

与台北馆无关

           沈东子

 

 

去世博会前做了一点功课,知道浦西区观众比较少,于是选择从半淞园路入口,也就是三号门进园。这里是城市案例展馆区,有世界各地几十个城市参展,温哥华的木质居室,圣保罗对街头广告的处理,杜塞尔多夫的橱窗投影,麦加的空调帐篷,博洛尼亚提倡的环保自行车等等,每个城市都有别出心裁的创意。更重要的是这里清静,传说中的大队排队人马不见踪影,几乎所有展馆都可以随意进出,惟一需要排队的是台北馆。

 

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说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实离统一远着呢,因此总让人多一分牵挂的情怀。排就排呗,不过二三十分钟的队,比起浦东那些动辄排五六个小时的长龙,已经很幸福了。进馆后先按指令坐下,听一位笑脸嫣然的台北小姐做介绍,她说了什么,我没怎么在意,无非是想表示,今日台北在郝龙斌治理下,如何如何整洁有序吧,不过当中有一句话吸引了我,她说在接下来的参观中,大家会看见邓丽君与王力宏的跨时空合作演出。

 

我这人对邓丽君特有感情,跟她本人倒是没有私交,没那个缘分和福分,邓小姐唱红大江南北时,正是大陆从黑暗中走出来的年代,那时我还在念中学,时常抱一台海鸥牌半导体,聆听澳洲广播电台的华语广播。澳广有一档节目叫点歌,姐姐点给妹妹,妹妹点给哥哥,当然是情哥哥,点得最多的是小邓的歌,什么《南海姑娘》呀,《初恋》呀,《云海》呀,今人听起来很平常,但在少年的我听来如同仙乐一般。

 

那个时代的大陆歌手喜欢吼,叫放歌,放歌大海,放歌高原,放歌草原,看谁放得响亮,相形之下邓丽君唱得那么轻柔,四两拨千斤,只花一点点力气就俘获了我。曾听蔡琴在访谈节目上说过,好听的歌不是喊出来的。这说法现在都没过时,是对许多歌手的婉转批评。为了听小邓的歌,除了收听广播,我还从印尼归侨手里收购黑色木纹唱片,一张30元,相当于普通科员半个多月的薪水。如果说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有音乐伴随,那么伴随我的就是美丽的特雷莎·邓。

 

所以听见台北小姐说接下去可以看见邓丽君的表演,我一下来了兴致。接下来的等待是很漫长的,Led屏幕的密度,101大楼的高度,郝龙斌的欢迎词,侯孝贤的短片,许芳宜的虚拟舞蹈,小朋友们一遍又一遍,用不同语言喊出欢迎来台北,欢迎来台北,所有这一切我都耐心看完了,只待邓小姐出场。

 

可她没出来,直到大家从剧场走出来,她也没出来。问工作人员不是说有邓丽君的演唱吗?答有呀,进场时那首《我一见你就笑》就是她唱的呀。原来是这样,原来在展馆里播放逝者的歌声,就算是跨时空表演了,只能无语哈。好在后来在南京西路的杜莎夫人蜡像馆见到了邓小姐真人大小的蜡像,她穿一袭黑色长裙,依然笑得那么灿烂,不过那与台北馆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