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变革与照本宣科的天壤之别——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之命运


主动变革与照本宣科的天壤之别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之命运

面对中国今天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所面临的遭遇不可说是不够严峻。但是,进退维谷的遭遇在近、现代思想大师那里却完全是一种幸运的必备条件,可我们现在意识到了这种创新性的独创机遇之幸运了吗?我看我们还未能从既有的思想窠臼与理论教条里清醒过来,我们几乎还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真正机遇正在不期而遇。

当我们遇到挑战时,是随手捡起便利的常规理论与熟悉的相关教条来搪塞呢?还是以观察为基础,以主动应战的鲜明态度去直面严峻的危机呢?这显然是人类能够作出的正确与否选择的关键,它还将显而易见地决定着中国与世界的命运。

——老夏

创造是一种遭遇的结果。

人类世界中的变迁,异常和创造都是独特性的表现,因此,历史学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用他们的智力捕捉住这些变迁、异常与创造。为了理解独特性,历史学家实际上一直在抵制理智的常规运作潮流,逆流而上。

——汤因比《历史研究》

一个行为,只要当它根据其所认为的意向,以满足对有用效益的欲望为取向时,就应该叫做“以经济为取向”。“经济行为”应该叫做一种和平行使主要是以经济为取向的支配权力,而“合理的经济行为”应该叫做目的合乎理性地即有计划地行使以经济为取向的支配权力。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从前东欧社会主义向全球化的变革释放了一些非常黑暗的经济力量。我发现无赖经济学并非独特现象而是历史的阴阳两极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力量,总是隐约出现在进步的背景之后。

——洛蕾塔·拿波里奥尼《无赖经济学》

 

“危机无所不在,挑战就是命运”。这对于汤因比对历史的研究而言无疑就是对历史逻辑的最终体会,但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无疑就是严峻的内外现实的真实写照。在汤因比看来,人类处在逆水行舟的大潮之中,无凭无据的境遇之下关于命运前途的抉择就是使命。于此,干嘛人类还要拘泥于陈规陋习与前人在不同境遇里所鼓捣出来的那些假设性理论与陈年故纸堆呢?立足于自身格局之利害得失,放眼全球资本主义的系统状态,展开游刃有余的纵横捭阖,争取中华民族经济走上健康的道路就是根本目的。

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给资本主义时代的本质下定义的大牌思想家们所下的定义其实是很宽泛的。马克斯·韦伯关于以经济为取向的支配权力的最终定义从源头上破灭了市场神话所宣扬的无所不在的最高教条能够排斥其他任何权力对经济进行的支配与干预的合理性。韦伯的论述说明:市场的排他性与无所不能的神话本就是一种现代迷信,推翻它根本就不用重新寻找理论创新。洛蕾塔·拿波里奥尼在《无赖经济学》里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既惊心动魄又恰到好处的东方社会变革中的真实经济图景,灰色经济的大量存在与流氓经济对民族经济的敲骨吸髓之事实不允许放任自流的自由市场经济无止境地泛滥成灾。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居然整出一个不可一世的高房价出来,可见我们的世界里有多少无赖经济要素在阴沟里芸芸众众地苟且偷生。

面对当今资本主义全球经济的险恶状态,对于中国而言其机遇与陷阱随处可见。变盘式的朝夕翻盘与叵测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政策走向俯拾皆是,令中国经济在全球环境里犹感如履薄冰。如此大环境之下,中国经济的最佳状态应当是保持平稳走势状态,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国际环境里大的变化时能够进退自如。但是,中国因自身经济状态的内在原因而不能保持平稳低调的保守走势,这都是出于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的惯性推动之下难以从外向型与投资拉动型GDP高增长模式上回归正常状态。中国经过长达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外向型经济的推动作用对中国一直就是一个单向的好处,投资拉动经济更是加剧了中国经济活动的烈度,使中国经济一直就保持着剧烈的产出状态。如此高速运行状态之下,现在要想换挡走平稳运行的民生经济的路子,将面临着难以换挡的安全转换之风险。

更为致命的是,我们对于换挡之后采取的经济发展路线,目前还只有一个模糊的意识和初步具备的重新创业的条件。我们可能因为经济思想上仍停留在影响深远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中而面对新局面时畏手畏脚,出手乏力。这又大大地减弱了我们成功转型经济的有成效的概率。

我们缺乏经济理论上的创新与大胆的突破,面对已然破灭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还处在将信将疑的心态之中;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发展与富裕模式在当今世界上的明显失败现实在理论上还没有弄明白,甚至于还没有从心情上认账,这又将导致我们即使走在了一条被迫走上的正确道路上,也不能全力以赴,尽力而为,这终将导致我们的转型面临更多的困难与曲折。

但是,历史不是人们的心情或意愿所决定的,中国走向经济转型,脱离单纯追求经济活动烈度的GDP模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中国事实上是被迫走上这条道路的,因而我们并不担心中国会倒回去重走高速发展的GDP老路。

我们必须有效控制国家金融资产的高风险,特别是在眼下这个已经积重难返的局面之下;我们必须抑制高房价,特别是在眼下因过度发展而日益恶化了的全社会公平领域里已然倾斜了的社会现状;我们必须调控地方政府建设速度,而转向关注民生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全新经济领域的发展;我们必须调整差别化税收,以鼓励民众受益和抑制两极分化;我们必须拓展金融市场,以化解以往的发展成果与民间资金力量对现有经济的不利冲击并将其转化为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力量。但是,我们必须记住的是:我们在这一转型调整之中不能回过身去又去翻弄那些过往失灵的自由市场经济教条,并带着那一副过时的有色眼镜来观察当今中国的全新现实。

我们应当在独创全新的经济形态的同时,始终把握好中国的利益与民众的意愿。我们必须小心地把中国的根本利益与仍在贻害的旧有经济窠臼明白无误地区分开来,以便不再拂汤止沸,劳而无功。我们还应当突破思想与理论束缚,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点,大胆进行经济学理论创新,并用于指导中华民族全新的经济发展,以便不再被旧有理论所贻害而愚傻地继续火中取栗。

转型经济的核心是转型观念,如果继续抱持失效的传统经济学经典和呆滞的市场说教将不能转变中国经济当下的被动地位。我们还必须允许和鼓励对现有的既定经济局面和政策予以大胆的怀疑与讨论。不然,经济创新活动将没有精神基础,也不会有运转活力。相信中国经济能够向正确的方向转型,因为这是当下中国经济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处境之中的唯一选择。当然这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不然,怎么能说我们是在走一条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之路呢?

 

老夏

201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