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展新媒体论坛主持心得


【文/ 曾会明】

  13日上午,笔者主持了通信展的新媒体论坛。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陶世明司长和工信部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刘杰先后致辞,前后二人的发言放在一起对照非常有意思。陶司长强调了新媒体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坚持国家政策,加强安全管理。而刘杰副局长提前准备的发言稿似乎有针对性地以柔克刚进行化解,他介绍了我国移动电话及宽带用户的快速发展,“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个网络“逐步趋向于具备同样的业务承载能力,不断催生新的媒体形式”。刘杰强调,新媒体服务创新应立足于人民群众服务需求,并带动新媒体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发展。其观点的包装颇值得广电学习。

  新媒体论坛体现了三网融合的特点,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共同主办,前者在通信展还设置了一个不小的展台。论坛内容的设计很精心,邀请了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谷歌、酷六、分众、人民视讯等各路精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是传统广电背景但都在进入视频领域,其中分众比较特殊只播视频广告,笔者一直不认为它在新媒体之列。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先生在演讲中分享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移动传播方面的研究观点,笔者在其演讲之后的主持人点评中委婉地表示了遗憾,“我刚才发了一条微博,做了一回陆总编所说的移动传播参与者。微博中说要是陆总编能够再讲讲新华新闻电视网(CNC)的视频战略就更好了,CNC中文版国庆节刚刚在澳门的有线电视落地。”接下来是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的演讲,为避免再次错失了解谷歌视频战略的机会,笔者特意在其演讲之前插了一段话,“今天是SONY和罗技的Google TV产品上市的日子,希望刘总能就此做些介绍。”为了说这段话,甚至不礼貌地让刘总在演讲台边上站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未能“得逞”,刘允只是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观念。或许如我微博点评所言,人家是做的不说。我们呢?

  当然,刘允演讲内容也非常之精彩。其对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发展路径的分析,按同样的技术、内容、用户、广告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先不说观点与结论,光是这样抽丝剥茧的方法论就颇值得玩味。刘允指出,个性化已经不再只是选择,而是结合多种服务为用户提供。

  此外,多位嘉宾的发言都给我不少启发,撷取一些片段分享一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辉演讲中提出的“对于广电媒体,牌照即服务”的理念非常好,希望拿到新媒体牌照的广电同仁们能够共勉并践行。弗若斯特沙利文王煜全指出,iPod将音乐从唱片、CD发现模式改为单曲发行模式,打破了原来的搭售营销模式,单品的重要性开始得以提升;未来的商业模式,将从广告走向撮合交易。凤凰新媒体副总裁王育林认为,受众碎片化、分众化之后,全媒体传播成为特点,传播主体走向多元化、融合化,媒体终端走向智能化。酷6网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峰认为网络视频的成功,需要正版化、提高节目制作能力、资讯节目化,他非常期望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视频网站能够扩展到电视平台,能够产生新的营收模式。陈峰认为,当新的收费模式真正呈现的时候,才是中国互联网各大巨头真正进入视频领域的时机,未来三网融合催生的互联网视频爆炸式的发展值得期待。

 

  关于通信展新媒体论坛更多精彩观点,请访问:http://www.sarft.net/a/2284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