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可能被操控吗?


刚刚写了篇《美国贸易法案损人不利己》,读者中不少人有疑问:“既然对美国不利,为何人家还要搞这个贸易法案?”

文章所指的“不利”是指整体利益,不是指边际利益。美国提高贸易壁垒的结果,无非是让部份美国企业替代了本来有具备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率下降,中美两个总体利益肯定是下降的。当然了,对那些受到保护的企业当然是有利的。

经济学分析问题往往有三个角度:总量、平均与边际,不知道所指是哪一个,要么分析无法进行,要么无法读懂分析。

有人又有疑问:“既然你中国操纵了汇率,人家美国用贸易壁垒进行报复,情有可原。”一个国家真的可以因为操作汇率而受益、因此成为经济强国吗?要是行的话,为何还有这么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要是行的话,为何操纵的国家不再操纵得严厉一些?比如中国,如果有人认为我国因为低估汇率制度而受益,为何我国不再估计得多一些,受益不更大吗?

全没有经济逻辑的“想当然”耳!那么汇率是什么决定的呢?汇率与货币一样,表现的实质内容无非是实物交易。一个国家,经济效率提升,物品质量提高,价格适宜,产品具备了较强的竞争能力,人们对该国物品的需求增加。物品需求增加引致了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才导致了该国汇率升值。

但是随着汇率升值,国外需求会降低,除非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汇率升值速度,否则的话,汇率变化趋势迟早会改变,看看人家日本几十年走过的路程,就清晰明白了。

另外,汇率只是一个名义指标,实际指标一定是均衡的,无法操纵。这就好比火车票价格,春节期间,需求激增,供应跟不上,价格理应增加。如果政府硬是控制车票价格,那么,人们购票的代价除了付出名义票价外,要得付出时间、力气、关系、人情等等代价。实际的代价一定等于供求均衡时的价格,只不过名义价格控制了,其他相应的代价会补充。

而且,与完全用价格机制相比,购票过程中付出的出时间与力气等,还是分配性浪费,对别人一点有没好处,是种租金消散。

控制汇率与控制价格,道理一样,其中的逻辑与过程,请读者自己推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