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 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活期存款利率维持0.36%不变。
点评:中国央行这次加息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加息举措出乎市场预期,近期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已经有所下降。2.实行不对称加息,除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相同以外,各项长期贷款利率涨幅小于同期存款利率。加息时点超预期可能会对市场信心造成冲击。活期存款利率不变将在最大程度上压低加息导致的热钱流入压力。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存款利率,可见中国央行有意引导存款长期化,使资金活跃度下降,减轻资产价格上涨压力。长期贷款利率涨幅小于同期存款利率,对银行业的基本面略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因银行业短期存款占比较大且活期存款利率不变。从此次加息的背景看,大环境是美国试图采取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资产价格应声上涨,因此中国央行此次加息目的应该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胀和防止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资产类股将面临考验。另外,中国敢于在此时加息,或说明9月份经济数据较好,中国经济有能力承受适度加息。总体来看,此次加息对股市短期的影响偏负面。
2. 中国央行10月19日招标发行2010年第九十期中央银行票据,价格为97.95元,参考收益率2.0929%,连续第十九期持平。本期央票期限1年,发行量430亿元,缴款日为10月20日,起息日为10月20日,到期日为2011年10月20日。19日央行未进行回购操作
点评:在宣布加息之后,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回笼货币的压力会相应减轻。本期央票收益率持平符合市场预期。
3. 中国商务部19日发布的商务预报显示,上周(10月11日至17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粮食、食用油零售价格小幅走高。大米、面粉价格分别上涨0.4%和0.2%;菜子油、豆油、花生油价格分别上涨0.3%、0.2%和0.1%。主要生产资料中,矿产品、橡胶、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农资、能源、建材、轻工原料、钢材价格均有上涨。
点评:中国央行加息后,市场有观点认为9月份CPI或超预期。暂且不论是不是如此,通胀预期本身就已经提高,这反映在食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和资产价格同步上涨上,尤其是最近股市暴涨。9月份CPI创年内新高的概率较大,从最近几周商务部公布物价情况看,10月份CPI和PPI上涨压力还是较明显。
4. 《上海证券报》报道,据中国医药流通协会相关人士透露,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向企业征求意见阶段即将结束,在进行调整后将尽快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最晚年底前出台。”
点评:市场一直存在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将在年内出台的预期,长假前市场也对此有过炒作,如今相关工作正按部就班的顺利进行,预计对该规划的预期仍能对相关个股起到催化剂作用。
5. 中钢协网站刊登新闻稿称,受国内外价差减小、退税政策调整导致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四季度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预计四季度粗钢生产仍将是低水平运行,这有助于改善国内市场供需矛盾。
点评:在近几个月的期货市场中,钢材的价格表现是相对较弱的,原因是需求改善并不明显,而高产能和高库存一直是个问题。欧美经济恢复缓慢,钢材外需不振,其价格的上涨存在压力。
6. 昨晚中国央行宣布加息后,大宗商品市场快速下跌,外汇市场中澳元兑美元跌幅较大,美元指数大幅反弹。
点评:国际市场可能将此举措认为是中国紧缩政策的开始,因此受中国因素影响较大的大宗商品市场和澳元汇率表现比较剧烈,而欧美股市反应不大。
综合评论:
昨晚中国央行宣布加息后,美元指数快速反弹,导致外盘大宗商品市场普跌,今日资源类股或面临调整压力。同时资产类股直接面对加息的负面影响,因此走势也将经受考验。在资源类股和资产类股可能同时走弱的情况下,指数低开难免。至于能否低开高走,这要看市场主流情绪是否偏乐观,从媒体报道的各方评论看,意见存在分歧,而且此次加息突然,市场对此或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非周期性行业板块受加息影响相对较小,其表现可能会好于周期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