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限车令”


     北京天天在堵车,可能很多人会把堵车的原因归罪为车太多了。的确,北京近几年汽车保量增长迅速,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北京汽车保有量达到了450万辆,排在国内城市之首。真的是因为车太多引起的交通拥堵吗?

    毫无疑问,车多是引发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市民的交通意识、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程度、交通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率、公共交通的发达与便捷等都是影响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因素。

    先说一下市民的交通意识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自行车走机动车道、汽车走自行车道;红灯亮起,行人照走;开车加塞儿、强行并线、抢道;在畅通的快速车道慢悠悠;公交车横切堵死道路;出租车突然并线等,都是引发交通事故和拥堵的罪魁祸首。

    再说一下交通基础设施问题。北京近几年道路建设有目共睹,增加了一些城市幅射干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进出城压力,但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环路之所以易发生堵塞,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来源于出入口,一是来源于公交车站。而这两点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还有,根据发生交通拥堵的规律是早晨进城、傍晚出城,而反向则是畅通的,能否在道路资源配置上想此办法,交通拥堵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

    第三,大力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途径。我们把日本东京与北京作个比较:北京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35平方公里,人口约1800万;东京215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622平方公里,而东京汽车保有量达到800万辆。城区面积为北京的84%、总面积只有北京13%的东京,汽车却比北京多近一倍,但东京条条道路通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东京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发达,特别是地铁网络四通八达,换乘便捷,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假如北京的地铁网络也能像东京一样发达,地铁换乘不用再走上几公里而是几分钟就能搞定,一定会有很多的市民会选择乘公共交通的。

    汽车产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去年爆发式增长跃居全球第一,为世界瞩目。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多采用疏的办法、少用堵的手段。

    如果政府确定出台“限车令”首先会引发年末京城的购狂潮。其次,北京的汽车销售服务网络会因“限车令”直接导致相当部分经销商退出,上万从业人员失业;同时广大消费者的售后服务问题将浮出水面,从而引起社会矛盾

   老百姓挺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刚攒够钱买了车,提高点生活质量,又可能因为“限车令”为购买汽车、保有汽车付出更高的成本。做普通百姓可真难。“限车令”慎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