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连德这个姓


 

阿连德这个姓

             沈东子

 

 

智利铜矿发生塌陷,有30多名矿工被埋,原先说要两三个月才能解救,我咋听以为听错了,是两三天吧?再听下去才知道还真是两三个月,原来矿工们埋在地下700多米深处。700多米是什么概念?假设一座十层的楼房是40米,那就有接近二十栋楼房那么深,而最先进的掘进设备,据说一天只能掘二十多米。好在现在矿工们都被救出来了,有点像一场有惊无险的电影。事情一旦成为关注的焦点,就不会寂寞,这不连智利总统、玻利维亚总统都亲临现场过问救援进度,难怪有的中国矿工见状,表示渴望去智利挖矿。

 

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总统,是与总统一道前往鼓励矿工的一个老太太,叫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1942-)。熟悉当代南美史的人都知道,三十多年前的智利,曾有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巨变,那场巨变比如今这场矿难激烈多了。时任陆军总司令的皮诺切特发动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连德,阿连德手执冲锋枪殊死抵抗,死在总统府内。这个战死的阿连德,就是老太太的伯父。伯父本来是民选上台的,但执政理念倾向于社会主义,想把铜矿收归国有,这下触犯了西方列强的利益,惹来杀身之祸。不过那个皮氏晚年的日子也不好过,政变受害者一直没忘却他滥杀异己的暴行,80多岁时被西班牙法官起诉,在伦敦被拘留,差点遭引渡,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

 

伊莎贝尔的父亲,也就是阿连德的弟弟,是智利驻秘鲁大使,在她幼年就离家出走了,母亲后来改嫁,继父是智利驻玻利维亚大使。伯父在任时,没沾到什么光,伯父战死后,麻烦来了,军政府仅仅因为她的姓氏就要抓她,要把姓阿连德的斩尽杀绝,那时伊莎贝尔刚三十出头,为躲避追捕仓皇出逃,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流亡生活。伊莎贝尔年轻时是个美人,酷似索菲亚·罗兰,曾在电视台做过花枝招展的女主持,她的命运因为采访聂鲁达而改变。聂鲁达是何方神圣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大诗人,他对她说,你看看你做的节目,自己说的话比嘉宾还多,哪像个主持人呢?你去写作吧,没准能成个作家。

 

漂亮女人通常会满足于自己的漂亮,愿意终生做只人人呵护的花瓶,但伊莎贝尔有貌有脑,聂鲁达一句话让她天眼顿开,她开始从事艰巨的文学创作。1981年,流亡中的伊莎贝尔得知90多岁的老外公已处于弥留之际,于是开始给外公写信。她深知皮氏的独裁统治是外公挥之不去的心病,试图用文字驱赶皮氏幽灵,让外公获得灵魂的解脱。信越写越长,越写越动情,写到后面成为一部小说的雏形,那就是她的成名作《幽灵之家》。

 

伊莎贝尔的另一部小说《葆拉》,采用的也是写信的手法。葆拉是的她的女儿,因患上罕见的卟啉症,也即代谢系统紊乱症而长年卧床治疗,去世时年仅29岁。伊莎贝尔给女儿写长长的信,跟她讲述在首都圣地亚哥度过的童年时光,鼓励女儿要坚强地活下去,虽然葆拉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但伊莎贝尔为此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母爱。这样一个热爱生命的老太太前往矿井喊话,自然会给700米地下的矿工们送去求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