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俺的高中作文
近年有几次与曹文轩老师一起,参与中学生作文活动。曹老师毫不掩饰地赞扬当今的中学生写手,写作才华真是高,比我们中学的时候强多了。他说我们那时候就知道跩词儿,哪有那么深刻的思想和洞察力,由此可见孩子们的条件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我非常赞同 曹老师的意见,就拿韩寒郭敬明蒋方舟等80后作家来说吧,尽管很多人对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拿高中时代的作文来比较的话,他们比我真的要强十倍。我说此话不是要画蛇添足地赞美80后,而是想说,像我们当年作文写得那么傻的人,经过多年努力,也能在大学中文系教书,也能写出几篇让人民群众表扬的文章,这对广大的中学生朋友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鼓舞吗?小时候作文好,长大了未必怎么样;小时候作文平平,长大了很可能成为著名作家啊。
经常有中学生来信,对自己的写作表示自卑,孔老师却总是鼓励他们。时间长了,大家或许以为孔老师是敷衍客气吧。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很多中学生的作文,都比我当年写得好,孔老师都不自卑,你们还担忧什么呢?很多学者专家,一旦成名,就拼命掩藏自己的旧作,生怕人家知道他也有过幼稚的往昔,希望人家觉得他一向聪明,生出来就会七十二变。孔老师理解他们,但俺自己不是那样做的。如同爱因斯坦不掩藏自己制造的拙劣的小板凳一样,孔老师也拿出自己的“少作”,当作一份鼓励,呈给少年朋友。
下边这篇作文,属于孔老师当年的“佳作”,比这差的,还有的是呢。这篇作文,因为大学时代被改头换面发表了,所以保留了下来。给大家看看,一笑之余,各自都鼓足勇气吧。
遥祝家乡冰雪节
(本文原为作者1982年所写高中作文《冰灯赋》,后经《哈尔滨日报》编辑改写首尾两段,更为今题,发表于1985年1月8日《哈尔滨日报》,收入王景富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哈尔滨冰灯》一书。两次稿费各10元。)
孔庆东
想必几场纷纷的瑞雪,早已给我的故乡换上了妖娆的盛装,作为一个远离家乡在京读书的大学生,我无时不在牵挂着松花江的一波一纹,我算着日子在想,每年一度的“冰雪游园会”又来到了吧,我在祝贺,我在遥望,那里有我美好的记忆和向往……
冰灯,你的名字多么悦耳,多么动听,啊,洁白的冰,鲜红的灯!冷跟热的结合,水与火的交融。在你身上,凝聚着泉水般的柔思;在你心中,蕴含着烈火般的热情。多少年间,骄阳似火的盛夏,人们用冰驱赶暑热;滴水成冰的隆冬,人们用火抵御寒冷。古人云:“冰炭不同器,水火不相容”。可一旦到了能工巧匠的手里,却“同条共贯”,交辉相映。冰壳使灯光更加艳丽迷人;灯光使冰壳更加清澈晶莹。呵,冰灯!
冰灯,你的形象多么妖娆,多么纯净。在人山人海的冰灯游园会上,望着你千姿万态的造型,真令我心旷神怡,如醉如梦。“好一片金碧辉煌的灯海呀,莫不是凌霄殿的夜明珠落自九空?”矗立于中央的玲珑宝塔顶天立地,巍峨高耸,排列在路旁的冰雕动物各具情态,虎跃龙腾。瞧,那不是女排荣获的奖杯么?这是用汗水浇铸、凝成。它盛满凯旋喜悦,它盛满壮志豪情,江南塞北曾为它扬眉吐气,人类的四分之一曾为它鼎沸欢腾!前面是冰牌楼,后面是“仙女峰”,左边有“四龙捧珠”,右边有“孔雀开屏”……莫道苏杭风光美,佳境何如我冰城!桥是堆银砌玉的冰桥,路是五光十色的灯路,火树银花,灯峦雪岭,这里成了玻璃王国,水晶宫廷。
冰灯,你的心地多么善良,多么可敬。当呼啸的风雪降临北国,当妖艳的百花先后凋零,你,就毅然地在这个时刻诞生。向世间吐露着芬芳,为人们展示着美景。望着你,仿佛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仿佛看见了夏季雨后的彩虹,仿佛步入了秋天缤纷的花丛。呵,冰灯,你高尚的心灵,发人深省。
听说今年家乡举办首届冰雪节,我高兴万分,祝贺它圆满成功。祝冰城春意盎然,永远象一盏光华四射的冰灯!
本期博客思考题:
1、 你能看出编辑的改写对原文造成的破坏吗?(稍难题)
2、 你能从本文看出1982年的时代氛围和心理吗?(较难题)
3、 你能根据文脉尝试恢复第一自然段的原貌吗?(超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