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减机动车道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交通拥堵是大城市的顽疾,久医未愈。北京的交通问题世界瞩目。为了破解困扰多年的交通痼疾,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正在组织开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针对交通“无解方程”,10月20日,北京官员首次公开表态,将采取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交通问题不解决将抵消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刘玉民说。可见,交通问题的重要性。

    为解决繁荣的汽车交易带来的交通问题,北京自奥运以来,相继采取了单双号限行和尾号限行等措施,试图抑制汽车数量过快增长的趋势。尽管措施非常有效,但是依然难以满足日益膨胀的城市需求。交通问题依然是摆在城市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根本上说,交通拥堵不可能靠一招一式的政策改变就能解决,需要政策杠杆与经济杠杆并用。摘掉“首堵”的帽子,不仅需要在控制上路车辆上下工夫,还需要在真正实现公交优先、修正城市规划、土地使用等环节中的不当之处下工夫。这是一项需要时间才能真正见效的系统工程。

    但似乎也有人另辟蹊径,提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办法。

    近日,我采访了匡形(国际)规划设计执行总裁,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吴磊先生,他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景观、规划、平面设计及市场策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其作品曾受到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的高度评价。

    采访中,吴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建议。他非常自豪地说,如果能拓宽人行道和路边多放垃圾桶这两项,他能保证70-80%现有的城市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他认为合适的人行道宽度是6-8米,如果现在道路两边各砍半条车道,同时留半条车道来停车,做到这点可以解决大部分城市问题。他解释说,这么做并不代表这就是终极解决手段,根据他的经验,这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实用的。人行道拓宽了,立马就能见效,交通就很顺畅,从而税收、就业也有所好转,再往后社会更和谐了。另外一点就是每隔50-80米放一个口大肚子大的垃圾桶,口大往里扔垃圾方便,肚子大装垃圾多。吴磊算了一笔账,比如双向六车道,如果去掉两条,也就是道路减少了33%,但是根据相关的测算,车流量可以减少44%,那么交通拥堵就会大大缓和了。
    人们出门开车是迫不得已。北京调查显示,车流量里44%的车行驶是在五公里范围以内,这意味着很多人实际上不得已在开车,因为步行或骑自行车没有足够空间。城市中修路的目的是什么?吴磊讲到,修路最终不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而是要解决舒适度、人性化的问题。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重要的一项就是修路,另外是功能分区,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如果弄清楚规划最终目的是什么,那么中国就不会缺地,交通不会像今天这么拥挤,城市也会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社会将更加和谐。如果从最人本的角度出发,或许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就没那么复杂了。

    通过减少机动车道增加人行道的办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可谓反其道而行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

 

推荐阅读   2010年楼市6喜兆 民工买得起房?

炒房让中国人在富豪榜上很有面子

2011年房地产崩盘会应验吗?    新华社连批高房价要不要封杀

三无80后:高房价逼我打光棍    致穷人:政府不降房价小秘密

90后搞怪评剧《卷席筒》笑爆全场    中国最贵豪宅被90后买走说明

驳任志强:低房价的10大好处    判断买房是否合适的三大标准

房价即将被迫迎来拐点时代?    购房者遭强奸为何仍有激情?

80后坐拥11套房子却还在叫苦    买房后悔了请不要怨“傻根”

中国房价究竟降多少才合适?    10个绝对常用字念对1个算你狠

买房应学计划生育一户一房制    山西煤老板们买房的10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