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定调楼市调控不会松动
文/马跃成
我们习惯于面多了掺水,水多了掺面的管理方式。在很多方面都是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并且搞的越来越频繁,周期也越来越短。
以前的调控基本上坚持一年就要出新政了,但也是越调越高。今年这次,只过了2个多月,很多人就以为调控改过去了,楼市回暖之风劲吹了一阵。但是赶在十一前,国务院就表态了。
这种惯性思维改起来也难,现在仍有不少人在等待,调控周期何时过去?调控会过去吗?没有一点这种迹象呀?目前连续不断的新政策正在扑面而来,哪能结束呢?也可以说是史上空前的调控已经来了。这从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可以窥视出点意思,另外目前的加息、征税、拿省政府开刀,以及土地上多年的闲置土地难题也在处理之中。
施永青就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起飞,无论是升幅还是其升势的持续性,都令西方的学者感到吃惊。原因是这次中国所处的,并非一般性经济循环周期,而是处于一个特大周期。一般的周期为时十五年左右,但这类特大周期为时可以超过一百年。
这就要求我们的房地产政策要坚持长期不变,要稳定发展,就需要稳定的政策导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多次教训。
昨天,国务院再次重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在“国十条”、“新五条”,以及批量“限购令”之后,近期京沪穗深等主要城市楼市成交明显萎缩。不过,中央对楼市调控态度并没有放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重申“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自“9·29”新政以来,除了央行加息外,“限购令”风靡全国,截至目前至少有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内的14个城市推出限购令。
在今天的中国,所谓房价问题,已远远不只是房子问题,而是财富分配的杠杆、阶层分化的标志。关于这点,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警戒线,地区间的不平衡也引起了一些突出的社会事件。
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有很多新的提法值得注意,比如关于消费、投资、出口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调整,关于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也不再以GDO挂帅了。特别是民生和稳定、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关系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房地产经济增长支柱产业地位也正在向民生保障方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