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也就是10月1日晚上,我专程看了第一天在全美公演的好莱坞新片《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当我买票的时候只剩下了最后的15张,等我过了一会儿进场的时候,那间至少容纳8百观众AMC最大的放映厅人头攒动,已经座无虚席。而这一带并非大都市的人口稠密区。与其他好莱坞通常产品不同,这部影片似乎缺乏戏剧性,而几乎全由对话组成。然而,整两个小时的放映过程中,年轻男女为主的观众,相当共鸣,笑声不断,结束时,甚至掌声雷动。
这部由大卫·芬奇导演,杰西·艾森伯格主演的影片描述的是社交网站霸主Facebook创始人美国青年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创业最初阶段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以其貌不扬不拘小节电脑呆子的形象出现的扎克伯格与一位女学生长篇交谈,结果不欢而散,但启发了前者的灵感。接着,在哈佛学生宿舍里,心理系新生的学生扎克伯格因不满当时大学当局拒绝公开附有学生照片和基本信息的花名册,便以黑客的手法,入侵学校电脑的数据库,“窃取”了其间内存的学生照片,并将它们置于亲自设计的网站上,随即点击量超过了2.2万次。校方对其行为非常不满,专门成立调查委员会,进行冗长的听证会,后来对他给予了一个“留校察看”的处分。
影片表现了扎克伯格与他的两个室友莫斯科维茨和休斯,以及其他有关人士,在创建了Facebook网站中的一些挫折、风险、冲突,甚至背叛。最初他们用一周由扎克伯格为主编写了Facebook的网站程序,并将网站定位为哈佛校友的沟通平台。2004年2月,Facebook正式对外推出,先是占据整个哈佛校园。两个月后,它又横扫了所有常春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学校。仅10个月其注册人数已经突破了百万。后来扎克伯格与比尔盖兹的经历几乎一样,选择从哈佛心理学系退学,专心营运Facebook网站,最终获得巨大成功,成为拥有69亿个人资产,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而Facebook也成为拥有全球近5亿网民,仅次于谷歌与微软的第三大霸主。
影片对扎克伯格天才的个性以及人性弱点刻画可谓栩栩如生,还从各种角度相当贴近地反映了世界最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校园生活的一些侧面,甚至吸毒性紊乱等隐秘的侧面。不过,影片的“逻辑连贯性”似乎不强,给人有断断续续的过于零碎的感觉。
本片的原作、编剧与导演全为美国大腕。原作是本·梅兹里奇出版的新书《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诞生史,一个关于性、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此著者先前还有一部作品《战胜庄家》曾改编为电影《21点》,而风靡全球。编剧为亚轮·索尔金,他成功的剧本有《查理的战争》和《白宫风云》等。曾执导过《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十二宫杀手》以及获13项奥斯卡提名《本杰明·巴顿奇事》等有名影片的大卫·芬奇担任本片的导演。而制片人则是由《老无所依》和《革命之路》的制片人斯科特·鲁丁与迈克尔·德鲁卡,以及奥斯卡影帝凯文·斯贝西联手担当。
我想,从第一天的盛况来看,这部影片一定叫好又叫座,必将热映而红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