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从这段话中颇能够咀嚼出一番潜心耕耘,不事张扬,一心做事,不求名利的韵味来。
就如同7月29日凌晨,当广播电台传出一名婴儿患病需要救助的信息后,百余辆出租车、警车、救护车不约而同赶到西宝高速三桥出口,等着接患儿送往医院。就如同那位开着警车的民警,一路护送患儿到医院又悄悄离去,不留名字。就如同批准邓跃林医生“脱岗”到三桥接患儿的领导,运用权力干了一件“出格”的事。一个仅八个月的婴儿,在西安受到百余辆车浩浩荡荡送诊的高规格待遇,她的家人却不知道这些人都是谁,但他们记住了这些人、这些西安人的精神面貌。孙清云书记在上周召开的市委全委会上说: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实践证明,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的变化,是最大最根本的变化,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这些没有被人们记住姓名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宝贵财富”的闪光点。
花开过后不着痕,这是一种境界。当我们站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应深知任重而道远,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用心、尽力去做,需要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尽可能完满,无暇去张扬,无暇去邀功。坚信老百姓心中有本账,他们不会忘记我们所做的一切。
7月25日,西安迎来今年第175个蓝天,相当于8年前全年蓝天总数。这份成绩背后有多少付出,有多少辛劳,不用我们说,老百姓会记住的。
7月27日,西安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安置基地——祥和居小区群众开始回迁,有3890户居民挑新房拿钥匙。为了这个项目的按时顺利竣工,有多少人昼夜相继,有多少人勤劳奉献,这也无须我们说,老百姓会记住的。
十年来,西安的蔬菜生产从年产162万吨,到年产242万吨,西安市场上85%都是西安“自己的菜”,即使遇到洪涝灾害导致蔬菜采摘不便,西安地产菜依然供应量充足,不仅满足了本市消费,还往外地调运,支援周边省市。这种全国也不多见的业绩中饱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同样不用我们说,老百姓会记住的。
老百姓不但记住了这一切,而且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这座城市的发展。7月29日半夜,13名游客和1名向导在秦岭山中迷路,包括太乙宫派出所民警、翠华山旅游公司工作人员、西安户外救援队队员、太乙宫街办干部以及熟悉山上地形的水湫池村的村民等50多人,自觉组成救援队连夜于晚11时集结,上山搜寻三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迷路者。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西安这座城市的一种精神风貌。
有这样的市民是城市的骄傲,而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则是城市的责任。解放路改造上周启动,建设方明确提出,对市民出行和市容影响比较大的施工,比如:渣土外运、材料进场、过街管施工等,一律在半夜12时以后进行,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为解决西安区域之外农民进城问题,西安市决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条件,要让受过良好教育、有一技之长,同时满足省上提出的三个条件的农民工进城更加方便。低保对象李永会的女儿以614分的成绩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就在他为女儿的学费发愁时,新城区民政局为他家送来了7000元教育资助金。民政局工作人员还广而告之,凡低保对象只要有子女被高校录取,就能向民政局申请资助金,“按照大专每人5000元、本科每人7000元的标准尽快发放,确保低保对象子女报到前都能领到钱。”
西安正在为让市民更好地生活而改变,变得让生长于斯、生活于斯的人们更惬意、更满意、更幸福。
(201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