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畸恋三寸金莲揭秘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我国女子常把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男人们称她为“三寸金莲”。那时候,女孩子到了5-8岁左右,便要开始缠足。缠足时,多由母亲或熟习缠足方式的女性实行。方法是留取拇指,其余四指下屈,用长布包裹,用针线缝住,长年累月包裹不止,等到女孩长大的时候脚就发生变形渐渐变成了尖尖如藕一般的小足。
缠足这种对女性身体残害的习俗,在中国延续近长达千年之久,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其中也有许多社会文化上的因素。
一是在审美观上,当时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认为足小为美。尤其对男性来说,小脚具有性的吸引力。
二是在道德观上,缠足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良家妇女的表征。缠足作为标识女性特点的重要一环,以缠足来强化男女有别的传统规范。缠足也使得女性因行走的困难而不易自行活动外出,即使外出也多需要乘车或乘轿,强化了当时男外女内的空间区划。
三是在婚姻观上,不缠足的大脚女性在婚嫁上常有困难。婚姻的好坏取决于脚的大小,实际上女人一生的意义都在这双脚上。五四前后,被人戏称为性学博士的张竞生也分析到:因为三寸金莲难于行走,走动时着力处全在臀部,运动久了,两条大腿就发达,大腿发达了,生殖系统也随之而发达。
那么,女人缠足的小脚后来又是怎么被称为金莲的哪?一般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是南唐后主李煜和他的三夫人窅娘跳金莲舞的故事。李煜作为南唐国君,又是风流才子,所以他和女人的故事也特别多娘出身贫寒。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李煜单独召见,看见她双目深凹而顾盼有情,便为取名窅娘。窅娘善跳金莲舞,跳舞时她用白帛裹足,把两只脚都缠的很小,能在一朵莲花形状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好像莲花凌波,俯仰摇曳之态优美动人,很受李煜的宠爱,自此后来宋朝以及后几朝的妇人均以裹足为美。
   二是“金莲”得名也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有关。东昏侯用金箔剪成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从而形成步步生莲花美妙景象。潘妃步步生莲花和窅娘在莲花台上跳舞的故事,对小足被称作“金莲”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当然这里这里的金莲既不是指潘妃的脚,也不是指窅娘的脚,而是指的跳舞的舞台的形状。
三是也有学者认为小脚称为金莲,是因为和佛教有关。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着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是把莲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莲花作为一种美好、高洁、珍贵、吉祥的象征也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中国百姓所喜爱。在中国人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无疑的。为什么要在前加一个字呢?这大概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字旁加一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
四是男人对“金莲”审美等级的划分。女性金莲让男人们如此着迷,后来的男人小脚迷们又根据足的大小再细分贵贱美丑确立了等级: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关于对小脚的审美,最著名的是清代李渔的《香莲品藻》,把女性的小脚,从形状、尺寸、装饰、气味等角度来作分类品评。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成为小脚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