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荣是一位非常有财务意识的企业家,他在《再造宏碁》中谈到:“……所以,决策者平日就必须对企业的毛利,营收金额,开销费用, 以及任何会影响营运模式和财务结构的决策,具有整体的概念。 许多管理者往往都只以单纯对待数字的心态去看这些指标,但不关心其背后的意义, 因此,往往当经办人员发生笔误而下错决策时,还都无法察觉。 而我在参考每个数字时就一定有我的思考逻辑,只要数字有点出入我马上就可以发现。 这不只需要用心,而且要彻底弄清楚数字之间的关联性,才能有整体观念”。
施老板这里所说的就是指经营者应具备的会计素养,也就是说,要挖掘隐藏在数字后面的业务事实,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能做到“手中有表,心里不慌”。
然后,施振荣又谈到,“一般而言,企业多半根据财务报表做决策,这是正确的,因为财务报表是企业的总成绩单。 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财务报表已经是企业活动之后的结果,完全仰赖报表就会产生时间落差。 因此,决策者必须在财务报表出来之前就已心里有数,如此,才能够敏锐捕捉到整个模式的变动方向,实时采取应对的措施”。
施老板这里所说的“在财务报表出来之前就已心里有数”,就是经营者应具备的更高一层的会计素养,此时已超越看懂会计报表的层次,而是做到了,“手中无表,心中有数”。所以,一个优秀的经营者很轻易的指出报表中的问题时,财务人员不要太惊讶。
施振荣还提到很多方面,都与会计素养密切相关,如“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适当的自有资金比例”、“提高资产运用效率”、“跳出赊销与库存的陷阱”、“赊销的信用管理”、“海外事业的财务风险”、“无知的财务陷阱”。
施振荣对会计素养有如此之深的理解,是源于“荣泰的失败案例”的启发,是痛定思痛之后的结晶。幸运的是,现在的经营者没必要再去支付这额外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