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慧盈)
(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六日电)中日东海问题第三轮谈判日前退出,双方立场依然分歧。中国著名经济与社会学者茅于轼表示,中日东海问题应交由双方企业家来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将领土、主权、尊严等问题放在一。
中日两国日前在东京进行东海问题第三轮谈判,由于意见分歧,双方在联合开发油气田问题上并无共识。
消息人士说,两国本月十九日将在北京继续新一轮讨论,层次升高到副部长级。
对于中日东海争议,茅于轼表示,谈判无法有共识,是因为双方意见分歧,日方怀疑中方藉共同开发之名,推动本国独自开发之实。至于如何划分油田操作区也没有交集。
(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六日电)中日东海问题第三轮谈判日前退出,双方立场依然分歧。中国著名经济与社会学者茅于轼表示,中日东海问题应交由双方企业家来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将领土、主权、尊严等问题放在一。
中日两国日前在东京进行东海问题第三轮谈判,由于意见分歧,双方在联合开发油气田问题上并无共识。
消息人士说,两国本月十九日将在北京继续新一轮讨论,层次升高到副部长级。
对于中日东海争议,茅于轼表示,谈判无法有共识,是因为双方意见分歧,日方怀疑中方藉共同开发之名,推动本国独自开发之实。至于如何划分油田操作区也没有交集。
他告诉中央社:「联合开发对中日两国人民都有好处。谈不成是因为双方代表没有将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除了尊严、主权、领土等国家利益,政治家还有自己的利益。」他举例表示,二次大战中,如果日本政府早一个半月投降,日本方面至少能够少死四十万人。日本的政治家不是不清楚这一点,但是投降意味着被当成战争罪犯,对自己的利益损害太大,所以宁愿以四十万个生命为代价,坚持不肯投降。
茅于轼说:「政治家最大利益就是继续执政,如果人民喜欢的事被怀疑对继续执政有害,立刻就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人民有利的事却是困难重重,很简单的问题被搞得复杂不堪,甚至无法做成,原因就是利益不同,立场不同。」这位在中国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学者表示,谈判应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主权、领土与尊严等考虑放在一边,让双方纯粹的企业家去讨论。
企业家的目标是赚钱,想的是企业自己的利益,但这个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并不矛盾。而且谈成了双方都有钱可赚,基于这样的考虑,谈判一定能够谈成功。(编辑:陆恒)
企业家的目标是赚钱,想的是企业自己的利益,但这个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并不矛盾。而且谈成了双方都有钱可赚,基于这样的考虑,谈判一定能够谈成功。(编辑: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