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昭示的管理40条金科玉律


《三国》故事昭示的管理40条金科玉律

 

(转自网上,有删改。)

 

 

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2.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

 

3.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

 

4.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5.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课学得再牛B,工作时基本用不上。

 

6.杨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总显得比领导高明,你会死得很惨。

 

7.甘宁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不良前科,不影响你在公司发展。英雄不问来路。

 

8.袁绍的经历告诉我们:假如市场自由竞争,国企未必干得过私企。

 

9.曹操的经历告诉我们:想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必先高举国家政策。

 

10.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硕士),一时营销失误,可能让你输给一个跨专业的。

 

11.蒋干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商场上,竞争对手放出的消息,一般都是为了忽悠你。

 

12.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型企业被兼并,高层管理者肯定会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

 

13.姜维的经历告诉我们:双学历,有时比考研更具竞争力。

 

14.刘表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再牛B,一旦死了,就会有人兼并你的企业,花你的钱,开除你的娃。

 

15.司马家族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16. 张飞的下场告诉我们:要善待员工,若是长期压制奴役,必将失掉报复,即使不报复也会导致集体罢工或跳槽。

 

17. 黄忠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问题,关健是要有实力。千万别小瞧老员工,有时候会干的比年轻人更精彩。

 

18. 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富二代自己没有本事,即使有再牛的职业经理人也难免被兼并的命运。

 

19. 曹植的经历告诉我们:职场有时没有兄弟,只有利益!

 

20. 周公瑾的经历告诉我们:碰到和自己旗鼓相称的对手时,要沉得住气,扬长避短。不要把个人的成败输赢盖过了大局的利益!

 

21. 三顾茅庐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没文凭工作经验并没有关系,主要是会懂得推销自己,自我炒作提高知名度,到时候自然有人提款上门高薪聘请,同时别忘了耍耍大牌,更能提高身价。

 

22. 董卓的下场告诉我们:儿子是不能乱认的,尤其是有前科的,更何况自己是大款,为得家产甘当孙子的都有。

 

23. 曹操的经历还告诉我们:企业要做大做强,就是要不断地收购兼并,打压个体工商户!

 

24. 陈宫的经历告诉我们:老板找好员工难,好员工想找一个好老板值得为他卖命的更难

 

25. 魏延的经历告诉我们:跳槽不能太盲目,尤其是被老板的得力助手看不顺眼,这种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与其继续做下去不如再次跳槽。

 

26. 袁术的经历告诉我们:冒充国企会死得很惨…

 

27. 张角的事迹告诉我们:农夫企业家,不好做啊……

 

28. 典韦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辛辛劳苦拼命的时候,老板却可能在泡烂妞

 

29. 木牛流马告诉我们:先进的机械设备是必须的,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人力资源。

 

30. 诸葛亮的做法告诉我们:大型企业光靠个人能力是很难突破业绩的,要懂得如何管理、分配、开发下级员工之能量、给予重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团队,以防人才短缺。

 

31. 孙权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守业比创业更难。

 

32. 汉献帝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家族企业被亲戚朋友或外姓人参股,而股份大过自己时,最终肯定是要更换董事长的。

 

33. 阿蒙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企业如果没本事,要跟就跟有本事的头,这样才能成就吴下阿蒙。

 

34. 曹操请徐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才的恶性竞争是可以不择手段的,哪怕到了自己公司白拿薪水不干活,也不要将他让对手抢了去搞策划,影响自己的企业前途。

 

35. 诸葛叔侄告诉我们:与其在同一家公司吃同一锅饭,不如各安闲一家公司。

 

36. 王允通过貂蝉告诉我们:不管多大型多么有实力的企业,只有存在有私人利益的人员,给予挑拔分化,都是可以把它整垮的。

 

37. 刘表和刘璋的结局告诉我们:当企业做到小有成就时,突然有一个自称是亲戚或朋友的要进来合股投资或来打工的,都要戒备以防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会转收送人。

 

38. 袁氏兄弟企业告诉我们:家族企业更应该合睦、和气、团结,不该搞分裂、解体,否则会导制没落。

 

39. 孙尚香的下场告诉我们:当自己老公跟自己娘家的企业进行恶性竞争冲突时,不管站在哪边都是很为难的事情。

 

40. 张松的故事告诉我们:企业是很容易毁在内奸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