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贪官们的忏悔,有时候是件挺有趣的事儿,譬如,有的说“直到入狱才知贪污是重罪”;有的说“贪腐过程如温水煮青蛙”,这些话都颇有新意。近日,被判了十四年刑的原河南西平县委书记王廷军,则发出了“行贿者靠不住”的感叹。在一次警示教育大会上,王廷军说到:“当冰冷的手铐铐住我双手时,我才如梦初醒,认识到给我送钱的人‘啥时候也不会说出去’的承诺是靠不住的。”
这话说起来虽有点儿新奇,但实际上只是阐述了一个常识。如今连同床共枕的夫妻都未必彼此信任,行贿人怎么能靠得住呢?不过,虽然是常识,但我相信在利欲之下,常识本身也是靠不住的,是容易被忽略的。回想一下落马贪官的受贿情节,哪一个所犯的不是常识性错误呢?
但你得承认,并不是所有违背常识的官员都像王廷军那么倒霉;而且根据王廷军的那句醒悟之辞,我怎么都觉得某些贪官还是抱着侥幸之心——要是行贿人不出卖自己就好了,受贿也得挑信得过的人啊!但世上有信得过的行贿人么?行贿受贿,是件有风险的事儿,大家效忠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利益。只要权钱交易的臭事儿被发现,“坦白从宽”便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在这方面,难道受贿的贪官就靠得住么?贪官一旦被查,想必出卖行贿人的速度不比行贿人慢。
比较而言,其实受贿人是更加靠不住的,而且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受贿人靠不住,才造成了行贿人靠不住。譬如,有些贪官收了人家的好处,却不给人家办事,或者不把事情办好,弄得行贿人不得不四处举报。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位前官员陈海峰拿了人家130万元没帮人办事,而且在法庭上居然还大言不惭地声称“没办事不算受贿”。
很多时候,行贿人其实是被迫靠不住的。有些行贿人找官员办事,本属正当诉求,如担心官员处理纠纷不公,或者办事时希望官员不要为难他,便去给他们塞个红包。此类现象,其实正是一些官员靠不住所致——如果他们公事公办,履行职责,何至于在东窗事发时,被行贿人给揭发了呢!即使对于有不正当诉求的行贿人,也是如此。例如买官卖官,权力寻租,无一不是受贿人自身政治素质靠不住所导致的。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与其哀叹“行贿人靠不住”,不如反省“自身靠得住才是真的靠得住”。对此,我觉得原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委副书记虞军明的忏悔比较靠谱,他在痛陈“第一个出卖我的人曾是‘兄弟’”之同时,如此说到:“面对他许下的‘这些事我绝不会说出去’的承诺,我坦然收下了钱。没想到,他进去后就把我出卖了。唉,这也不能怪他,怪就怪自己贪。”
最后,我再引用原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的儿子孙一的一句忏悔辞来结束本文:那些不走正道的不义之财,才是靠不住的。
这话说起来虽有点儿新奇,但实际上只是阐述了一个常识。如今连同床共枕的夫妻都未必彼此信任,行贿人怎么能靠得住呢?不过,虽然是常识,但我相信在利欲之下,常识本身也是靠不住的,是容易被忽略的。回想一下落马贪官的受贿情节,哪一个所犯的不是常识性错误呢?
但你得承认,并不是所有违背常识的官员都像王廷军那么倒霉;而且根据王廷军的那句醒悟之辞,我怎么都觉得某些贪官还是抱着侥幸之心——要是行贿人不出卖自己就好了,受贿也得挑信得过的人啊!但世上有信得过的行贿人么?行贿受贿,是件有风险的事儿,大家效忠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利益。只要权钱交易的臭事儿被发现,“坦白从宽”便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在这方面,难道受贿的贪官就靠得住么?贪官一旦被查,想必出卖行贿人的速度不比行贿人慢。
比较而言,其实受贿人是更加靠不住的,而且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受贿人靠不住,才造成了行贿人靠不住。譬如,有些贪官收了人家的好处,却不给人家办事,或者不把事情办好,弄得行贿人不得不四处举报。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位前官员陈海峰拿了人家130万元没帮人办事,而且在法庭上居然还大言不惭地声称“没办事不算受贿”。
很多时候,行贿人其实是被迫靠不住的。有些行贿人找官员办事,本属正当诉求,如担心官员处理纠纷不公,或者办事时希望官员不要为难他,便去给他们塞个红包。此类现象,其实正是一些官员靠不住所致——如果他们公事公办,履行职责,何至于在东窗事发时,被行贿人给揭发了呢!即使对于有不正当诉求的行贿人,也是如此。例如买官卖官,权力寻租,无一不是受贿人自身政治素质靠不住所导致的。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与其哀叹“行贿人靠不住”,不如反省“自身靠得住才是真的靠得住”。对此,我觉得原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委副书记虞军明的忏悔比较靠谱,他在痛陈“第一个出卖我的人曾是‘兄弟’”之同时,如此说到:“面对他许下的‘这些事我绝不会说出去’的承诺,我坦然收下了钱。没想到,他进去后就把我出卖了。唉,这也不能怪他,怪就怪自己贪。”
最后,我再引用原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的儿子孙一的一句忏悔辞来结束本文:那些不走正道的不义之财,才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