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之秋
在长沙市郊一个山山水水的地方住了一个多月了,这是一个安静的处所,远离喧嚣。住在这地方,一半为事,一半为养。我不太明白的一种现象是,为什么教堂建在闹市,而庙宇却选在深山老林。从热闹中撤退,获得的不只是清静,还有澄明。住在这地方,琐琐碎碎,鸡毛蒜皮全不入眼。看湖光山色,云卷云舒,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今年的这个秋天,对于我来说,是无事之秋.
朋友们催了又催,要我更新博客,可无事之秋,你要我写什么呢?
如果一定要说点什么,有件事可以勉强议论一下,这就是美国那六千亿的事件。师傅说得再明白不过,货币的本来用途是协助交易。假如没有货币,以物换物,一次交易便大功告成,叫做杰文斯巧合。比如,我想用一打铅笔换一盒烟,不换十次八次,换不到。有了货币,再复杂的交易过程简化为一买一卖。这就是货币的用途,简化交易过程,减少交易次数,降低交易费用。除此之外,货币没有别的用途。至于用货币来调控经济,那是发神经的药方。货币是用来协助交易的,币值的稳定就很关键,因为币值变来变去,会产生一个悖论性的问题,币值变动会增加交易费用。升值,所有的买入都是错的,要持币;贬值,所有的卖出都是错的,要持物。币值变来变去,人人要猜来猜去,是升还是贬,由此产生巨额的信息费用。币值如果以夸张的速度变化,如出现恶性通胀,还不如不要货币,因而回到以物换物。因此币制的核心问题是币值稳定。纸币年代,如果说货币当局有什么货币政策,就是稳定币值。不以稳定币值为目的的那些或松或紧的货币政策,都是邪门歪道。一切行为都受成本约束,胡来,必定有胡来的巨大代价。美联储如果再发六万亿,我会鼓掌,因为造就美元地位的币制被毁坏,人民币因此有机会取而代之,前提是找到一套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办法。
经济发展只有一个原因,知识增量,包括新技术的出现,使新资源可以利用,或减少资源消耗;新制度的发明,使交易费用下降。知识增量有两种来源,原创的新知识,通过传播获得的新知识。对于美国这种处于技术前沿的国家,无人可学,知识增量只有一个来源:原创。新经济之后,不见新新经济,说明新知识之源干涸。这才是美国经济的症结所在。不去想办法生产新知识,滥发美钞,好比头痛撞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