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虽紧无奈货币汹涌 持股待涨


    

自从周一大盘创下3160点新高之后,指数连续3天都在高位强势整固,沪市成交金额也保持在每天2500亿元以上,伴随而来的是坊间对加息的担忧,因为大家已经看到一些信号、听到一些风声了:

 

1、     11月8日十年国债的收益率报3.84%,连续4个交易日保持在3.8%以上。 历史上10年国债突破3.8%的收益率虽然只有两次,但每次持续时间都长达1年以上。第一次是2003年12月至2005年5月,第二次是在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国债收益率上升加大了加息预期。

 

2、     10月CPI即将公布,已经有媒体在预测说即将公布的10月份CPI指数大约是4.4%,比9月份的3.6%又上升了0.8个百分点;市场调查显示老百姓现在对通胀的预期处于空前高位,而对物价的不满情绪也在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是不是会启动年内再次加息,确实值得关注。

 

3、     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说,交行和中行以及其他一些银行将于11月15日被提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为0.5个百分点。原因在于10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可能会再次超出年初计划。

 

又说要加息,又说要上调准备金率,而且明天各类经济数据还会陆续公布,大盘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整固,并不奇怪。

 

而跳开这几天市场可能面临的货币政策或经济数据的短暂冲击,我们从全局的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市场,就不得不提到央行行长周小川前几天的讲话。周一,有媒体披露周行长的讲话,他说,针对入境“热钱”,中国可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也就是说,短期投机性资金如果流入,通过这一措施把它放进“池子”里,而不会任之泛滥到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中去。等它需撤退时,将其从“池子”里放出,让它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周行长可谓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要知道,我们现在的货币供应量M2已经是GDP的2.6倍了,而人民币汇率还刚刚创了汇改以来新高,也创了汇改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再加息更要吸引热钱流入了;外贸顺差每个月还在继续以200亿美元的速度累积;顺差加上热钱使得外汇储备在快速增加,货币的数量不可遏制的越来越多。房地产市场曾经为吸收流动性做出了巨大贡献,带来10多年的房价暴涨超级牛市;现在政府说了,房价不能大涨,而且政府也确实在这么做,在尽力控制房价的涨幅。多余的流动性到底该去哪里?绿豆?大蒜?苹果?棉花?白糖?这些农产品能有多大体量,吸收得了源源不断增加的货币吗?他们不能,而且他们和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太息息相关了。答案,就是股市。

 

所以我们现在的市场正处于流动性泛滥的这么一个环境中(单就这一点来说和2007年的市场环境有些相像),指数会在一轮接着一轮的新增资金推动下盘旋上升。

 

我说新增资金在入市,是有证据的,据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周新增开户数开户数创了11个月以来的新高,而且持仓帐户数再创历史新高;新基金年内募集破2000 亿大关;再看10月中旬以来数次出现的沪市单日3000亿元以上的绝对巨量成交额,还有这几天连续保持在2500亿元以上的交易活跃度,都在告诉我们新增资金在源源不断的入市。

 

从盘面的行业动向来看,有几条主线很明显的在反复活跃中,1、涨价题材。比如酒饮料。当然今天这个板块特别惹人注意的有一个现象是曾经的第一高价股、典型的白马股600519贵州茅台在有关部门整顿关闭茅台镇数百家小酒厂的消息刺激下盘中冲击涨停,相当惹眼。2、十二五规划的线索。比如今天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这是对十二五规划中对医药行业发展的细化指导意见,几乎涵盖了所有医药行业下的各个细分行业。从盘面看,医药的各个子行业今天表现都很突出。

 

大盘强势不改,热点反复活跃,持股待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