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讨厌西方式民主


说实话,本人也赞成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但通过一些事情的民主实践后,发现西方式民主十分讨厌。在中国,就是需要权威,在权威体制条件下,搞一些民主,是制约权威过度放肆的手段罢了。
 
第一,民主,最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通过生活中、工作中的民主讨论过程发现,民主并不能保证正确的、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最优的、科学的东西得到张扬,往往是折中的选择,甚至有可能违背大多数人愿望的选择,基本谈不上科学合理。
 
第二,中国大陆实行西方式的民主,一定是从中央打到地方,从城市打到农村,全国就会乱成了一锅粥。台湾的国民党与民进党在议会里打架,我说还算文明的,要是大陆也这样搞,更是不可设想。
 
第三,西方式的民主,效率太低,把精力全用在争论等无用功上,再好的想法,也难以实行。如:最近法国为提高退休年龄引发全国大罢工,政府和议会做的是正确的,罢工是没有道理的。民主不仅让好的东西展现出来,也让丑恶的东西毫无顾虑地、大大方方地显现出来。
 
第四,若认为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的话,能真正代表民意、为社会相对贫困人口说话的专制体制,比代表富人利益、只为富人说话的民主体制要优热得多。弱势的贫困人口需要专制体制压制富裕人群的强势与话语权。
 
第五,我所看到的民主的实质是强势人群的借口,专制的实质是弱势人群的保护神。起码在亚洲,我没有看到民主为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普通老百姓大都是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弱势地位。
 
第六,欧洲的民主与美国的民主,经历过几百年的渐进式发展,党派、政府、民众大多已经成熟了,选举时输了,就认输,中国人不认这个,会用各种方法从中捣蛋。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下习惯了专制,对民主反而不适应,中国一民主,必乱无疑、必分裂无疑。
 
第七,中国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式的民主,我们要立足于中国实际与国情,研究当今中国的问题,把民主作为手段,如利用信息等高新科技手段一样,改造、改革、改善中国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进步。
 
第八,民主不一定就是进步,僵化的专制才是落后,改革也不完全是零和游戏,社会进步是在渐进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基本和谐的改革与改善。可预见,在中国,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无异于来一次社会彻底的急风暴雨式的革命,中国需要发展不需要革命。
 
第九,社会革命也是有成本的,甚至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社会渐进的改革与改善,也可能走弯路,但只要执政党和政府是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上为普通老百姓说话,社会改革与改善的成本必然小于经济发展的收益。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最好的实证。
 
第十,民主需要有高素质的人口,这一点不可否认。如现实中遇害上一个不读书、不看报、不上网、不学习的人,你有再多的理由也无处可说;遇上一个只要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就反对的人,科学与规律对他都没有意义;遇上一个思想水平、理论水平、现代意识基本涉及不到的人,会痛苦得让你想早一天死去。
 
任何国家和社会,不能僵化地认定某一种理论和真理的绝对正确,否定其他一切真理。包括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法制思想。不否定任何真理,不绝对、不顽固不化地认定某一种真理,吸取全人类的文化精髓,为我所用,才叫理智、科学与文明。
 
因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决不能僵化、顽固、固步自封。执政党既不能跟随任何强势群体起舞,也不能怕改革失去部分利益与特权。要从现在开始,不要试图划出政治改革蓝图出来,有十分把握的事才做,要针对中国社会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积跬步于千里。
 
改革都是被迫的,是在原有方式不能继续下去,下层民众也接受不了这种状况时,要么改良,要么革命。如果改良走到前面了,矛盾就可能缓解,但是,如果问题解决不了,矛盾继续激化,最后就会导致社会革命。这种革命往往是以一种“以暴易暴”的方式来呈现的,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非常大。
 
社会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在这台机器仍然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弃而不用,花大价钱去买一台新的机器,一是不划算,二是没这本钱,三是本身就是浪费,四是我们没有时间去争论买或不买新机器这样的问题。
 
按本人收集近两年的数据,按中国的“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模式计算,分别按8%、7%、6%的增长率;美元与人民币比价按1:6、1:5.5、1:5的汇率计算出的结果是:2021年,中国就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到时候,按15亿人口计算,人均GDP就近2万美元,可以提前30年实现小平同志预期的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中国目前的这种发展趋势,必须努力保下去。
 
自由和民主,当然好,有意见随便讲,还可以上街游行,看不惯总统也可骂,当官的为选票巴结老百姓,选区代表在国会为争取本地区或本利益群体的利益说话。中国目前有共产党为我们说话就行,中国急需要的是提高创新意识与创造新的生产力,自由和民主要为提高人的创新、创造能力服务,而不是为保护某些集团利益服务。
 
传统上,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根本差别在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宗法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在中国没有基层自治,没有法治传统,没有多种权力的互相制约。从17世纪开始,中国历史就是怎么样冲破宗法专制的社会体系,从西方吸取动力,冲破僵化的制度。
 
即使是21世纪的中国,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民主与自由暂时还是奢侈品。“40后”到“60后”,甚至“70后”的这几代人,都不想奢侈,只要求执政党和政府,决策上执行“民主集中制”就行,不要只集中不民主,也不要只民主不集中。从老百姓角度讲,只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地过日子,吃、穿、住、行、教、医、保等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与基本消费不愁,天下太平,就是好日子。现在的“繁荣的贫困”是为获得将来的“繁荣的富裕”奠基的。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要优先于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未来几十年内,“80前”在世的几代老百姓,其基本意识是:“搁置政治争议,优先发展经济”,把问题留给我们的“80后们”去解决。有世界先例是经济发展到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之间,国家都处于社会动荡时期,经济停滞不前。中国要持续发展,不仅仅有环境、资源等问题,更有政治问题。要相信,社会总会进步的,谁顽固不化,谁一定倒霉。
 
奥巴马的“缺乏自由的繁荣是贫困”说法,挑拨不了中国老百姓政治民主意识的激情。
 
                                   
2010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