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议论纷纷,我还是为王健林此举击节叫好。
并不是因为慈善与否,而是此举将改变南京现代以来的悲情烟云,南京将可以重新回归自然自由自信之生活!
南京,古金陵、建康,本来六朝古都、秦淮金粉,极世俗繁华之地,与三秋桂子的杭州、清明上河之开封、大明宫之西安等,成为中华繁华之标签。
不意日寇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改变了这座城市的气质,金陵城自此被冠以“悲情”之名,可惜可叹可恨!
在南京,悲情的痕迹到处可见:中华门、雨花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给秦淮河、夫子庙、紫金山、莫愁湖、中山陵、金陵刻经处等本是绚烂的南京文化抹上一层阴影。
当次之际,非绝世之物不可镇住邪气阴风,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佛佛骨舍利天降南京,非为南京之幸,亦中华文化之幸!
南京市政府自2007年5月公布“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暨遗址园区项目规划”,正式对外招商,因耗资巨大、回报周期长,而迁延至今,王健林此次个人捐赠,方得以将此重建工程推向实施。
我认为,王健林此次大手笔的个人捐赠,开启了慈善捐赠的新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与对中国弱势人群的资助、生态环境的保护实则同为中国慈善应该努力的方向。
文化的建设如果完全依靠商业,就难免将文化变得过于功利,最终损害了文化的本来精神:自由、自愿。
原大报恩寺塔被誉为“近世东南最壮丽之建筑”,南京市政府此次也确立了将重建的大报恩寺建成南京新的标志性建筑的目标,琉璃宝塔,平面八角、高九层约78米,是明代琉璃艺术的最高水平,供奉世界顶级的佛骨舍利,正可护佑南京,祈福中华。
此举之文化意义大亦哉!
我虽是外人,亦为南京人而喜,从此金陵之地的灵魂可得安宁也。
但是,我又希望南京不要在“金陵佛都”上过于执着,包括所谓的大明皇朝文化,还是要多关注百姓的普通生活、大众的文化,这才是南京文化之根本,南京城市之魂。
当年,我曾为某啤酒创意一款“江山”啤酒,可惜该企业没有采用,后2年再将我们的产品方案拿出救市,已无法挽回关门之命运。现在看来,这或许正是天意,非其人而用之,亦代大匠斫也!
我认为南京的关键词就是这两个字:江山。
江山一词凝聚了南京这座古城历史蕴藉之精华:有荣耀与辉煌、有繁华与风流、有悲情与血腥、有不屈与坚韧,南京是江淮(辐射至苏北、皖东)文化之都。
既有江南文化之妩媚,又有北方文化之雄奇,兼具中原文化之包容,古楚文化之幽深,亦不乏皇权文化之威仪,诚“绝版”之文化兼容之城!
南京城市之精神,我认为是“博爱”:多维历史的交集给了南京这个天赐之宝,中山陵代表的
江苏卫视将自己定位为“情感”,《非诚勿扰》出现并逐渐被认可,皆与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基因一脉相承,这不是偶然,其中有大历史的必然性在。
南京城市文化的未来,自此可高看一线了。
祝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