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赔新规得民意 责任认定是关键
黄少华
相信每一个开车上路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当车速突然慢下来,龟速向前挪了半个多小时,前方突然再次豁然开朗,原来拥堵的原因不过是马路中间两辆车刮了、蹭了,或者追尾了。当时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然而,这样的情况却屡有发生,甚至可以说,事故已经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来自交管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10月11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7.1万辆,驾驶员共计613.5万人。今年前三个季度,北京市机动车净增共计52.2万辆,平均下来每天有1900余辆取得新牌照,净增驾驶员40.1万名,平均每天有1500人获得了驾驶机动车的资格。
新手太多,而现在很多驾校又应付了事,“报告考官,准备起飞”的笑话屡出不穷,因此,很多人其实是买了车才真正开始练车,新手“压车”也已经成为北京交通拥堵一大因素。此外,新手增多,刮蹭事故也随之增多。早在两年前,交警部门就出台了“快速理赔”规定——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各方现场填写好事故确认书,就要迅速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以免延缓城市交通。
然而,这两年来,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现象却越来越多。很多人在“毫发未伤”的情况下,也要来回扯皮、争论,甚至打架斗殴。事实上,扯皮、争论不仅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近日,在半个月的过渡期后,深圳备受关注的快处快赔新规正式生效。新规规定,凡是未发生人员伤亡且车辆可安全驾驶的轻微事故,如果继续堵路等待交警与保险人员将被处罚。除了罚款500元外,违章引发事故车辆的违法行为还将被处以违法行为两倍的罚款。
可以说,快处快赔新规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效果明显。然而,责任认定、肇事一方推诿、耍赖等问题也让人颇为担忧。据悉,“快处快赔”规定,符合“无人受伤、深圳投保、事实无争议”条件的事故,不必等待交警前来处理。双方报警、拍照或标记事故车位置后即可撤离现场,填写《交通事故事实形态确认书》后直接到快速理赔点进行快速保险理赔。
没有相机怎么办?事故一方耍赖怎么办?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也是快速理赔在全国实行两年来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尽管新规规定,在现场撤离后矢口否认,不承认事故事实,不愿承担事故责任的,他方事故当事人可再次向交警报警。交警可以报警记录,现场照片或者其他在场证人,车辆和现场基本痕迹,更可凭道路的各类视频监控探头确认事故事实,辨明责任。查证属实后,交警将对其造成责任的违法行为处双倍处罚。
事实上,经历过“快速理赔”的司机们都知道,不少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之所以迟迟不能到快速理赔中心理赔,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异议——“发生事故后我们也不想堵着道路,都希望尽快把车挪开,可一旦挪了证据也就随之消失,对方如果对责任划分反悔就很麻烦了……”
也就是说,选择快速理赔就意味着双方都要保持诚信,否则不但不能节省时间,反而会带来不少麻烦。而且,现在保险公司的快速理赔中心的效率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不仅要准备交强险保单、三证一书等,而且整个流程合手续非常繁琐,从办理到赔付的时间非常长,一点都没有体现出“快速理赔”的优势。
因此,如果要在全国推广“快处快赔”规定,就一定要改善快速理赔中心的服务质量。现在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规定了各种各样的霸王条款,而车主只能当案板肉,上了车险交了钱,却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而且还要时时刻刻提防保费的上涨,小刮小蹭更是只能自己掏腰包。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利于“快处快赔”规定的推广和执行。
当然,在强制推广的情况下,车主们要想保障自己的权益,一定要随身带一个相机或者相数足够的手机,以防在不时之需时,能够现场拍照再挪车。“需要注意的是,拍照片的时候,一定要拍到受损部位、接触点和全景,而且一定要把双方的车牌照上。”
作为城市堵车大军的一员,我们欢迎任何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的办法。只是,我们希望任何规定和办法在实施之前,都能更加人性化一些,考虑车主的权益多一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建设真正和谐的汽车社会。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为搜狐汽车,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