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西板块将成置业热点


彩虹什字 三号桥 高新区发展优势凸显

咸阳城西板块将成置业热点








前言:
  
  相比已经大热的城中和开发商云集的城南,城西仍然略显沉寂,然而,这只是暂时的现象——西安西扩的步伐已经到了渭河南岸。这个城市扩张的方向在大众看来,已基本确定了城东和城西两个热点。目前已经参与到城西开发的企业,显然已经为这块热土的明天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历史关键词
  
  曾经:彩虹厂区为主导经济体
  
  “咸阳城西,多年以前是老工业区,主要以彩虹为主,除了彩虹厂区外,西郊发展很落后,但随着彩虹什字商圈的兴起,区域内有了陕西康佳、4390厂、704厂和西北橡胶总厂等大中型企业。”家住安居一村的张大爷见证了这样的城市变化。
  
  如今,由于西郊的快速发展,很多开发商前往此处兴建楼盘,无限的发展潜力也吸引了置业人群纷纷趋之若鹜。
  
  现在:百花齐放渐成气候
  
  谈起城市发展,西郊一楼盘负责人颇有感触,“从2002年开始,咸阳市房地产建设步入快车道,2005年前半年,更是成绩卓著,在建商品房施工、销售面积超过100万平米,而在2007年的时候销售面积已达100万平米。”
  
  近两年以来,咸阳房地产市场运行态势良好,走势强劲,房价稳中有升。该区域是未来咸阳市行政的新中心,所以发展潜力较大,客源多为周边区县的置业人群。
  
  区域关键词
  
  彩虹什字:人民路最具潜力的“什字宝地”
  
  东接中心街区人民西路,西临高新产业开发区门户位置,南向直通世纪大道的渭河隧道,北接被誉为“咸阳第一高架桥”——跨陇海铁路高架桥,优越的地理位置瞬间凸显。
  
  彩虹厂新老生活区、移动公司生活区、中国石油公司生活区等成熟社区扎堆在前,丽彩·天玺、首座、国奥金帝等商住新楼盘紧随其后风生水起。可以预见,四面通衢的彩虹什字将成为人民路主干道上最具发展前景的交通枢纽。
  
  三号桥:楼盘进驻速度加快
  
  2003年开建,2004年合拢的三号桥已经成为咸阳城西端新的开发热点所在——华府御园、先河国际社区、宇宏健康花城矗立桥南端,而向北,则有枫景苑等新兴的居民社区罗列其上。
  
  虽然目前还只有一趟公交往返三号桥的南北,但相信随着城西开发的深入,这一带的交通状况会有极大改观。
  
  高新区:打开承东启西新局面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核心层,有着明显的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依托咸阳丰富的资源、旅游、科研、农业等优势,高新区现已有企业3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9家,涉外企业2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彩虹集团、长庆石化公司、步长制药等公司为龙头的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
  
  虽然区内经济初步成型,但仍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升级。随着规划中的国家(咸阳)显示器件产业园等新兴七大产业园的落实,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加速发展,高新区将有望成长为国家级区域,以及引领咸阳高档消费的又一增长极。
  
  业内谈机遇
  
  品质较量将成为市场主流
  
  咸阳宏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 杨枫
  
  如果留意的话不难发现,中宏·香榭、中宏·丽舍、中宏时代广场这些“宏大制造”的产品都位于城市最中心。从战略意义上来说,中宏·星苑项目布局城西,是对大环境信心的一次拔高。城西政策语境下,一场房企“品牌较量”的博弈已经拉开序幕。
  
  作为纯居住社区,以居住集群消费形成商业需求,为城西经济引擎再添臂力,促使其释放出几何倍数效应的经济价值,从而提升这座城市的商业经济。
  
  交通网络酝酿无限商机
  
  咸阳五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黄希强
  
  规划中该区域是未来咸阳市行政的新中心,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市区西郊板块完善的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玉泉西路、宝泉路、渭阳西路和渭河南的世纪西路形成了“五横”,1路、4路、11路、13路、14路等公交线路都途经城西板块通往市区各个方向。
  
  同时,总投资1.23亿元的咸阳渭河隧道人防工程也位于城西板块,预计到2011年前整个工程可开通运行。渭河隧道建成后,不仅可进一步拉近渭河两岸的距离,同时还能有力带动和促进西部电子出口工业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记者观察
  
  置业向西看——从沉寂到热土
  
  城西板块在老咸阳的眼中是较为荒僻和遥远的,如今,随着西安的西进和咸阳自身发展的推动,城西即将成为下一步的发展热点。
  
  城南已经归入西安西进的范畴,城东有泾渭新区的带动,而城西则是一马平川,与县级市兴平相接壤,并与宝鸡市遥遥相望。从地理空间优势来讲,略显逼仄的咸阳城市中心区已经没有多大挖掘潜力。毕竟,城市中心地带空间有限,而向西的空阔和平坦,则是城市扩展的最佳选择。
  
  坊间盛传政府西迁,则成为咸阳向西扩展的一个很大动力源。
  
  然而,要让这种意愿变为实际的繁华,要让沉寂地带变为热土,却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尽管以公交车程计,从渭阳路的西端到市中心不足半个小时,但是市民之中愿意在置业时主动选择城西的,却还是少数。从计划经济时代,诸多国营工厂聚集在城中心区的历史规划,让市民习惯了为这个城市划一个边界。
  
  另一方面,政府推进的力度也是城西变热的关键所在。城西个别地带的荒僻不止存在于市民的意识里,更是现实。
  
  三号桥北端“咸阳高新区”的牌子矗立已久,然而入驻企业寥寥,开发商寥寥,关注者寥寥,知之者寥寥。
  
  但如今,时移势易,当初城中心还有空间可供发展、城南吸引着当地开发商目光的时候,城西受人冷落是自然的。而如今西进东扩已成定局,城中心的小区域不堪负荷城市发展,城西的优势日益凸显。
  
  在政府层面尚未推出大动作的时候,民间的力量开始勃兴——部分有开拓意识的开发商已经入驻于此,凭借着零散的力量推动着大格局的变更。
  
  当这种市场层面的力量与政府的规划相结合时,城西板块的重要性就会得以彰显,相信城西变为热土不会很遥远,经济的提升与现实的需求都成了城西发展的推动力,而在这样一种变化之中,百姓的意识会随着改变,政府的主导性力量也会加强。
  
  有理由相信,明天繁华的城西再也不会是荒僻和冷清的。 (本报记者 段发华 杨孟涵 周军 张莉)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今日咸阳》 网址:www.xytoday.cn,如果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