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股市消息


  1、货币政策酝酿变调:“适度宽松”转“稳健”

  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召开。据了解,有关部门已经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议题进行调研讨论,将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重新评估。

  【点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或在2011年变调——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走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调整意味着继央行在10月中旬启动了三年来的第一次加息后货币政策继续趋紧。也就是意味着2011年货币增速目标可能会下调,全年信贷调控目标也会下调,或者在信贷调控上不再做上限要求。(此要闻为市场中性偏空。)

  

  2、十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超预期反弹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10月PMI,当月该指数为54.7%,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10月PMI购进价格指数为69.9%,比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

  【点评】这已经是PMI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升,专家指出,我国经济高位回稳的态势可能进一步明显。我们注意到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超过了本月生产量指数,这表明社会需求增长快于企业生产增速。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大宗商品出现结构性短缺,购进价格指数连续攀升,显示通胀压力不断积蓄。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信号,正在向工业制成品环节传导。如果10 月份CPI 超过4.0%,央行很可能再度加息。(此要闻宏观中性偏好。)

  3、商务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

  近日商务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报告预计今年四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5%左右。

  【点评】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复苏通道,但势头已明显放缓,外部需求增长空间有限,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中国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压力上升。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但同时会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加上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2011年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认为加速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题。(此要闻对外贸板块中性偏空。)

  

  4、科技部将鼓励企业创新

  科技部部长万钢近日表示,未来科技部将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目前全国创业风险投资额已达1400亿元。

  【点评】万钢指出,虽然中国在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距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一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弱。2009年,中国全社会用于科技研发的5700多亿支出中,企业所占的份额已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成立1年来融资近千亿元,其中90%是高新技术企业。而创业板的财富效应将极大的促进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动力。(此要闻为高科技板块、创业板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