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的中国人43:柳下惠:一个虚假的道德典范
张 羿
提要:坐怀不乱在本质上荒诞的,因为它不符合正常的人性。即使柳下惠作怀不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不能说明它可以在全世界推广。
无论柳下惠的故事是真是假,所谓的坐怀不乱都不应成为千古典范。因为这样的典范,并不能帮助人类达到正人君子的境界。
即使柳下惠本人确实做到了坐怀不乱,那也只是一个个案,而不能说明他的本性冰清玉洁。由于某种原因,柳下惠也许可以一次两次做到坐怀不乱,但他不可能永远坐怀不乱。否则,柳下惠就是非人。
坐怀不乱在本质上荒诞的,因为它不符合正常的人性。即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不能说明它可以在全世界推广。
当代社会人类放纵欲望,男女之间防线薄弱,由于各种社交场合男女不够检点,而引发了无数的婚外情,甚至“一夜情”等苟合之事。这正是对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的彻底颠覆。
事实上,从人类本性来看,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圣人。至高的道德也不能造就圣人。即使学问道德至深至高的孔子,与乡野村夫也并无二致。
其实,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理欲之争,还是佛教乃至基督教中的禁欲主义,都没有真正认识人的本性,并找到正确的超越之道。
保罗在罗马书中指出,在人里面有两个律,一是肉体里罪与死的律,二是心理里善的律。罪与死的律怂恿人犯各种邪恶的罪,善的律则鼓动人行善向好。这两个律在人里面交战,而罪与死的律总是能够打败善的律。所以保罗说,“我肉体之中并没有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的由不得我。”
所以,保罗在罗马书中随后引出第三个律。即生命之灵的律。所谓生命之灵的律,就是作为灵的神本身的生命。这个生命不是杀死罪与死的律,而是托住罪与死的律,使人无法沉沦。神并没有除掉人里面的罪根,而是叫罪无法发挥作用。这样,人就一刻都不能离开神。人何时离开神,何时就被罪所掳。
对于一般的人而言,他里面只有罪与死的律,以及善的律,因此,失败是他的常态。对于基督徒来说,由于他里面多了一个生命之灵的律,因此,他可以借助生命之灵的律来战胜罪与死的律。但是,基督徒如果离开神,就和没有信仰的人一样会犯罪。
基督徒仍会犯罪的事实,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柳下惠故事的虚假性。对于正统的基督徒来说,通常都反对非亲男女之间的单独相处,因为这样会给撒旦留机会,使单独相处的男女越轨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基督徒的做法无疑更加叫我们看清,柳下惠的故事只能增加人犯罪的机会,而不能使人达到至善。对于现代人来说,所谓的坐怀不乱是一个荒唐的笑话,更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在强大的撒旦面前,堕落的人类无疑是以卵击石。
(节选自张羿《空虚的中国人》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