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太忙了,前脚刚宣布广州亚运会开幕,后脚就到了澳门访问。在澳门,总理最受国内媒体关注的言论,恐怕就是关于房价难控的感叹。
房价为什么总不能成为管理层意愿的温顺的羔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回答另一个网上著名的问题:房价到底是总理说了算还是总经理说了算?事实证明,房价既不是总理说了算,也不是总经理说了算,而是当时的供求双方博弈平衡的结果,这是一个不可取消的市场规律。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个到处要求别人承认其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却常常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平、公正和原则,则常常受到忽略。
比如说,1994年的分税制,中央政府把大部分财权收归中央,事权则留给地方,地方政府不靠土地财政,靠什么呢?财权与事权不相符,有违公平。再比如,《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要求,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这个比例与国际上同等富裕的国家相比本来就偏低,政府不仅没有花大力气力促民生,反而通过行政权力大力发展国有企业,使其日益膨胀成为垄断寡头,与民争利,更有违公正。再比如,据国家审计署近日公布,2007年至2009年间,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22个城市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未达要求,共计少提取146.23亿元,有关部门理应及早监控,杜绝这种有违原则的事情发生。
规律之所以为规律,是因为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我们的房地产调控之所以屡屡空调,就是因为这种调控不是顺应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而是试图改变市场规律甚至取消市场规律,结果当然适得其反。即使侥幸能够一时控制住房价,也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房价还会退一步而进两步。
作为总理,其实不必要太忙碌,做好三件事足已:立好规则,控好原则,做好保障。《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相信常常引经据典的总理,对此中之义定然了然熟知。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此,只要哪天总理不再对市场作过多的调控,让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做好政府该做的事,常事常办,特例特办,“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国内也就相对太平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