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推荐候选人选落选太正常了
杨于泽
广东梅县最近“公推直选”两镇党委书记,最初有45人参加公推直选,通过考察淘汰,每镇产生2名候选人预备人选,最后在11月13日的竞选大会上由全两镇全体党员投票直选,两位胜出者近日已走马上任,而县委组织部推荐的两名人选遭遇落选。(11月25日《南方日报》)
组织推荐人选落选其实并非坏事,甚至还是好事,其合理性内在于“公推直选”中。如果组织推荐的人总能在选举中获胜,那意味着选举本身就没有必要。对用人制度进行改革,采取党内民主的形式,就是为了拓宽用人渠道,发现可用之材。从这种意义上说,不管谁在“公推直选”中胜出,都是组织的胜利。
“公推直选”是一种党内民主机制,目的是将组织用人与民意接轨,让广大党员干部来对干部的升迁黜陡进行把关。这种民主机制,预设了组织考察任用干部的内在缺陷,正因为目前组织考察任用干部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才将这项工作委诸党内民意,让广大党员一人一票投票,掌握人事决定权。
人事权,包括提名权、任命权,往往是政府、政党和其他组织的活力之源,把一个有才有德的人放到一个岗位上去,他可以带动一批人,搞活一个地方或一方面工作;委无才无德者以重任,很容易使大家失去信心,工作就很难推动。在考察任用干部上,组织部门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有些人边腐边升,有些干部小缺点被惯成大毛病,都与现有组织用人体制有着莫大关系。
现有用人体制一个很大的弊端,是“一把手”可以凭个人好恶提拔干部,极端的情况则是买官卖官。现在推行干部评议,有些干部热衷于搞小圈子。某市城区发改委主任,今年刚为本区争取到一个国家级试点的政策,有功于本区发展,但对仕途不抱希望。他近日向记者埋怨说,现在想得到提拔,首先要拍领导马屁,还要经常跟同级干部一起搓麻将,以培养“感情”。干部德才不重要,提拔关键在领导,有时候领导的意思就是组织的意志。循此路径上去的干部只对上负责,毫不顾及下情民意,有些人甚至不顾老百姓死活。
党内民主,第一位的就是在干部任用上实行民主,由广大党员投票说了算。我们常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好谁坏,谁干事谁不干事,谁人格、人品如何,大家有一个基本正确的判断。组织部门推荐的,如果不合民意期待,当然不能算数。组织推荐的人也许不错,但如果大家把更优秀的人“公推”出来了,组织推荐的人也不能不让贤,让更优秀的人在其位、谋其政。
说穿了,民主是一种人才竞争机制,它给民众以选择领导干部的机会,也给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它增强人才在德与才这两个方面的竞争意识,强化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未必有最优,但一定有更优。从这种意义上说,民主不仅是选拔人才,而且是培养人才,使领导岗位的上岗者永远都是优秀的人,并且是民众认可的人。它将产生强大的导向作用,使各级领导干部都知道,他们手中的权力到底从何而来,他们又到底该为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