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乌托邦
——读了乏《春天的秘密》
乌托邦,是寄寓理想的所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消解和结构的时代,乌托邦被赋予了更多“白日梦”般的色彩与光泽。执着者有之,嗤笑者有之……然而还是有人固执地、有些不合时宜地热爱着乌托邦和白日梦,尤以诗人为甚。
阅读了乏的诗歌,是让人愉快的事情。他长于叙事,表达简洁,善于捕捉生活里细枝末节来传达诗意。在读到《春天的秘密》这首的时候,我被那种纯粹、美好打动。这首诗写得极其简约,如同宋朝的“竹枝词”,文字没有枝蔓,节奏舒缓明快,结构清晰有致。它那种明丽而美好的感觉仿佛山间的清泉,在尘世流过。
“两棵挨得很近的树/伸出各自的枝桠”,作为开端,这样的文字朴素得惊人,唯有这“伸出”二字才能将静态的画面切入到动态,进而令人产生种种联想。“伸出”的动机如此明确:“夜晚紧紧拥抱一起”,相处之近,成了接近的可能,成了情感的纽带,成了彼此走近的唯一理由。“拥抱”可以产生温暖,可以产生美好的情感,而这“拥抱”源于什么?爱,孤独,抑或是渴慕?无论如何,“白天就会分开”,这样的感情似乎见不得强光,只能藏于黑暗,隐埋心中。若非有第三小节,这种感情就显得可疑,甚至可耻。“有时候/白天也拥抱在一起”,由此这种藏于黑暗、见不得光的情感就被还原为一种朴素的执着的近乎原生态的爱恋,一种初恋般的羞涩与迫切感悄悄展现了出来。
有了前三节的铺垫,第四节就显得顺理成章。第四节作者偷偷地玩弄了一点小心机:“后来,偷偷生下一对孪生鸟儿/取名叽叽喳喳”。这对“孪生鸟儿”的名字取得俏皮、动听、诙谐而美好。叽叽喳喳,最为原生态的拟声词,存有一种简单的美好。而“偷偷”似乎是在强化感情的不可见光性,实则是在进一步推进这感情的维度。无论如何,“偷偷”存在的暧昧性都让人心生美好。孩子意味着什么,爱的结晶,抑或是情感的凝结所在。“偷偷”两字和前面的“就”字以及“有时候……也……”这个句式构成了这部分的情感脉络。
尾节看似可有可无,实则对本诗增色不少。在呼应主题的同时,它将叙事的主体转变为“我”和“春天”了。“我”为观察者,是人类的一员,带着人的视野。“春天”是一种美好的象征,它的到来,带着美,带着希望。“秘密”发现的主体“只有”我和春天,这里暗含一种发现的快乐与激动。在另个层面上,这种美好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难以看到,尤其是在人群之中。诗人正是在展示这一系列独特的情景之后,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可能的朴素之美。
诗人似乎在写进行时态的故事,实际是个美好的想象,或者是渗入到了一种对原初的美好追忆之中。这只是个乌托邦,但让人愿意沉浸其中。
春天的秘密
了乏
两棵挨得很近的树
伸出各自的枝桠
夜晚紧紧拥抱在一起
白天就分开
有时候
白天也拥抱在一起
后来,偷偷生下一对孪生鸟儿
取名叽叽喳喳
当然,这是一个秘密
只有我和春天知道
——选自诗集《大声说出悄悄话》,2010年,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