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0-163):重庆争做“中国第四城”
彭澎接受《重庆晚报》采访
题外话:重庆的发展势头很猛,这是去过重庆的人经常对我说的。当广州在巩固“中国第三城”的地位时,重庆却已经瞄准了“中国第四城”的地位!
本来与广州争第三城的天津,或者是与深圳争第四城的苏州有可能成为第四城,但相比起天津、苏州、深圳来看,重庆的发展潜力有可能更大。一是因为重庆是唯一的位于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如果国家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重庆的重要作用就不会受到忽视;二是三峡建设离不开重庆,而三峡也不仅仅是一个大坝的问题,还有大量移民和大片库区的发展问题;三是重庆是中国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只要政策到位,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潜力无可限量,全中国上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也就沪京穗三大市,而重庆全域竟达3000万人口,所以国外机构把重庆评为中国最有潜力的城市是有道理的;四是重庆有可能成为构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这使重庆可以另辟溪径,走出一条与沿海城市不同的开放格局。
“五个重庆”建设会让重庆后发制人
2010-11-26 重庆晚报(重庆)
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
“一个城市要让居住其中的人有幸福感,最起码的是让人生活有保障,让当地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安居乐业。”昨天,广州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在谈到建设“五个重庆”时说,重庆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两江新区有望超浦东新区
彭澎告诉记者,他也是重庆人,每次回老家都发现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重庆外来人口很少,现在到哪里都能听到普通话,“重庆成了整个中国关注的焦点。”
今年初,彭澎曾和朋友去参观尚未挂牌的两江新区。“和我上世纪90年代初去参观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时的感觉颇为相似,甚至比当年更有冲击力。”彭澎说,“当年的浦东新区就像个大工地,很多人不知道能搞出个啥名堂。但在两江新区,我看到的是完善的规划、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漂亮的写字楼和充满自信的居民。有了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改革经验,我相信两江新区未来一定会比浦东新区发展得更好。”
重庆蓄势待发必定后发制人
彭澎说,重庆前些年一直在寻找“出海口”,公路、铁路设计方向也多朝着北海、湛江等地。“现在没想到敢想敢干的重庆人,居然把寻求突破的目光转向了欧洲,建设‘欧亚大陆桥’连接国际大通道的设想真是了不起,一旦建成这条‘高速丝绸之路’,不仅蓄势待发的重庆会有大发展,还将改变整个中国开放的格局。”
彭澎认为,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向西发展的思路完全具备后发制人的优势,西部的能源、矿产等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将极大地助推重庆的超速发展,“以往盯着沿海城市的发展思路,只会跟在经济发达城市后面追赶,而现在,重庆选择了一条可以直接超越别人的新路。”
专家解读
十一五:努力建设“五个重庆”
主城面积新增344平方公里,主城绿化覆盖率39.8%。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新建高速公路1300公里,今年突破2000公里。人民群众安全指数达96.6%,居四个直辖市之首。市民生活满意度达到89%,落户重庆的500强企业从2008年的90多家增加到了160多家。
十二五:基本建成“五个重庆”
建成“一枢纽十一干线二支线”铁路网,实现铁路“四小时周边、八小时出海”。基本建成“三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实现高速公路“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2岁。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