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我们辛苦谁人知?---在河北衡水市乡村干部培训会上发言(部分


 


  各位来自基层一线的领导:

  大家好!接下来就乡镇干部这个话题,做一些交流。在农村调查,经常听见农民说,“中央政策是好的,被下面的歪嘴和尚念歪了”;“各级政府像萝卜,上面青,下面白”;“中央是恩人,省里是亲人,市里有好人,县里多坏人,乡村尽敌人”,言下之意再也明白不过,下面的歪嘴和尚自然指的是乡镇干部了,乡镇干部没有好好落实中央的政策,中央的好政策在基层政府执行时变了味道。

  三农问题的“农民真苦”?我们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总结一条,在此我也想大声地说:乡镇也不易。正像一个歌词唱的那样:你说我容易吗?我上辈子欠你的。作为最底层的一级领导,如果说县官是七品芝麻官,我们呢?官比芝麻还要小,做的事情比西瓜还要大。

  90年代初,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负责为书记、镇长起草发言稿,起草各种评比汇报总结材料。那个忙啊,材料一个接一个,镇长熬通宵写发言稿,写什么?在全镇教师节的发言。他在后院,我在前院,他写完三张给我送过来,然我一字一字抄写工整,他龙飞凤舞啊。那是他唯一一次没有按照我们秘书人员提供的教师节的范文写的,我们的范文当然都是歌颂教师的、交代一些政府政策什么的、表彰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什么的,四平八稳。镇长想把自己发展全镇经济的理念,狠铁不成刚的心态,对外的差距,新旧的观念,灌输给全镇的教师,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我陪他一个通宵,稿子写完,教师节那天,镇长做报告,反响极其强烈,效果极差,为什么?教师听了一个不是教育内容的教师节表彰大会,很是兴奋,专挑里面新词汇。镇长很有挫折感,他说:我本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一天到头忙不完的检查、接待、应酬、突击工作,在繁重工作中,能创新开展工作实在不容易。有人说乡镇干部:职务不高,工资不高,血压血脂血糖高;政治不突出,业务不突出,腰椎盘突出;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具体来讲是乡镇工作“环境恶、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后顾多、口碑差。”

  环境差。乡镇干部工作条件相对县直单位艰苦,任务相对繁重,环境相对复杂,经常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尘,风里来雨里去,饥一顿饱一顿。如果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就更艰苦了。乡镇干部为工作加班加点是常事,节假日不休息更属正常。

  任务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范围内的任何问题,都是乡镇干部的事,不管该不该他们管,与他们有无责任,更不管他们有没有相应的执法权,都该他们去做。而且还有什么“一票否决”、责任书,“七不难八不准”等制约着他们,有时“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前段时间,我去山东的农村,靠近机场的周边所有乡镇,领导干部“一票否决权”还添加了“严禁焚烧秸秆”。

  压力大。基层工作不容易,乡镇干部是受气包,从上到下,任何人都可以对他们骂个狗血淋头。上面的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可以骂,不服叫不懂规矩。老百姓可以骂,乡镇干部就是应该骂不还口。至于部门的考核检查,那就更多了,乡镇忙于应付,疲惫不堪,而且一旦某项任务没有达标,就视全年工作成绩为零,不能获得任何奖励和先进称号,还可能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免职撤职。

  待遇低。乡镇干部提起收入,都很“委屈”,因为欠发达地区除了工资之外,公务员应享有的奖金、津贴、补贴只能挂在账面上。有句歇后语说的好“乡镇干部调工资——空调”。 我在河北、河南、山东、广西、广东都调研过乡镇干部的工资,各地显然千差万别,不少中东部省份乡镇,还有拖欠工资现象,有的长达一年之久。不过有一点需要承认,乡镇干部到是农村一般农民看齐,难怪有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家长说孩子,不好好读书,让你将来做个乡镇干部。

  后顾多。乡镇干部算不上是真正的干部。他很多人终身都在“科员”间踏步,“职称”与他们无缘,住房、看病、提干、孩子读书等都很难落实,始终是心病。

  口碑差。在各种媒体的视角里,乡镇干部一直都是讽刺打击的对象,影视作品里,乡镇干部一露面,一般都是贼眉鼠眼,歪戴帽子,满口酒气,脏话连篇,活脱脱从威虎山下来的土匪。赵本山的《刘老根》的冯元冯乡长,喝酒整出来个“深海鱼雷、连环炮”,我看是写剧本的何庆魁,一定被乡镇干部“照顾过”。所以就集中的提升了乡镇干部形象。我看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老农在打一头吃麦苗的驴,老农边打边说:你以为你是乡干部,走到哪吃到哪!还有说某些乡镇干部:“一天一只鸡,三天一只羊,天天做新郎,夜夜入洞房,村村都有丈母娘”这实际上就是恶意中伤了,现在的丈母娘都是王母娘。一个都若不起,还村村都有王母娘。

  在日常工作中,谁距离老百姓最近?乡镇干部!在乡镇干过的同志都应该感受到基层工作的难处,但是在各级政府层次,唯有乡镇这个层次缺少相应的代言人,也没有树立划时代的榜样和典型,这不能不说这一群体诉求的集体失声和代言人的缺位。

  忽视和漠视乡镇问题,都是错误的。动辄把三农的难点症结和干群矛盾归结到乡镇头上,动辄提出乡镇取缔和乡镇干部分流,也是不负责任的和不科学的。怎么给乡镇定位?未来乡镇这级政府的出路在哪里?如何解决乡镇干部(含村支部、村主任等村官)的各种困境?乡镇干部的群体素质怎么提升?等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真诚希望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社会精英,尤其是来自乡镇一线的干部,从操作者的深度研究乡镇改革滞后的根源,从执政者的高度审视乡镇体制的障碍,从经营者的广度探索乡镇机构发展的瓶颈,从决策者的大度研究乡镇干部的分流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