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体盛行,是用户自嘲的抗争。
莫名其妙成了3Q之战的炮灰,你们的艰难决定,凭什么让用户买单,你们的商业谎言,凭什么让桌面沦陷。是年限、粘性,还是装机量,让你们可以肆意妄为、犯上作乱?用户就只能沦为被绑架、被要挟,被欺骗的命运?
十分怀疑360所发的声明,所谓的QQ和360软件实现完全兼容,或许只是权宜之计。因为从360号召用户停用QQ三天,到撤回扣扣保镖,已经呈现服软的迹象。与此同时,香港股市让马化腾和他的腾讯财富蒸发上百亿也是不争的事实。两败俱伤,似乎并没有给这场恶性竞争画上句号。积蓄已久的宿怨,如山洪暴发。
正当3Q对决之际,金山、傲游、可牛、百度这几大门派,也联手对360宣战,宣布旗下客户端软件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360树敌太多,如今要还债了。那么,究竟为什么这些厂商,不聪明地选择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而是在恶性竞争的白热化阶段,冒着落井下石的骂名,联手抵制360呢?
新闻稿中的例证是360就先后以安全的名义手刃金山网盾、拦截可牛杀毒、硬拆遨游浏览器、恶评百度软件,污蔑腾讯公司。但说到底,还是可牛CEO傅胜列举360的“八大谎言”,揭开了这次不兼容事件的真相。傅胜,曾是360的技术掌门人,但因不满周鸿祎恶性炒作的做法而愤然离去。昔日叛将诉说360谎言,无疑更具有讽刺意味。360的确走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这八大谎言,几乎盘点了2010年安全领域的焦点事件。
首先是360对金山网盾的暴行。不容忍,是360的狭隘;抄袭山寨,是360的虚伪;暴力攻击,是360的野蛮;污蔑抹黑,是360的卑劣。2010年5月,当360把金山网盾强拆之后,山寨版登堂入室,相当霸道。
其次,对于360强调只有自己的漏洞补丁最安全,专门针对金山卫士、QQ电脑管家等软件设计了恐吓拦截框,甚至windows官方推荐的高危漏洞补丁也难以幸免。独断、专横、排他,这显然是360违反公平竞争的铁证。
第三,360对于“超级工厂”病毒的误读,欺骗4亿用户,有什么专业性可言?自己导演了一场“超级工厂”入侵的闹剧,以显示360的强大,扯了弥天大谎。
第四,2010年5月25日晚21:30,可牛免费杀毒第一个版本仅仅上线5分钟,就遭遇360安全卫士的拦截,事先预谋已久的暗杀,是欺行霸市的代表。金山网盾和遨游浏览器,同样进入了360的黑名单。
第五,360浏览器还留有后门,当用户访问竞争对手网站时,偷偷发回一些加密数据。偷窃名单包括遨游官网、暴风影音官网。不啻为安全领域的水门事件。
第六,360与百度合作时给予好评,合作终止就予以攻击。这种唯利是图的变脸,操纵的却是用户的评价,暗箱操作,毫无信誉。
第七,360多次上演反目成仇的戏码,对卡巴斯基先热后冷便是例证。对于腾讯的总攻,本质上不是为了用户隐私、或反霸权,而是为了反腾讯的电脑管家。
最后,360会阻止遨游、搜狗、腾讯等全世界的任何浏览器成为默认浏览器。弹出巨大的危险提示框,恐吓用户,并越俎代庖。
360口口声声宣称的3亿用户,却成为了它的傀儡,这无疑是对用户知情权的践踏。没有口碑、没有公信力、没有公平竞争的意识,说到底,就没有正义,只有利益。这样的公司,如果不受到惩罚,是会危害行业发展的。五大门派的联手,不兼容的做法,在这个敏感时期,当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不兼容,本身还是把用户了进来,同腾讯一样,这也没有尊重用户的选择权。虽然他们没有公布不兼容的具体操作方案,但是单纯恫吓也有借用户营造舆论压力的嫌疑,不算厚道。用户需要的只有两点:第一是真相,第二是实用。这样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到了用户的使用,此后一旦有国外厂商趁机渔利,那才是本土厂商窝里斗的最大损失。做好自己,而不是攻讦对方,这是基本的道德底线。一旦被穿越,必然遭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