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欧、非、亚”三剑客谈全球化:共存共荣的智慧


【2010北京论坛】学者专访:“欧、非、亚”三剑客谈全球化:共存共荣的智慧

日期: 2010-11-07  信息来源: 新闻网记者 徐安琪   访问量: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地球变成村”。在这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野和格局下,如何看待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冲突?随着全球治理的普及和深入,对青年人的教育应该进行怎样的变革?又应怎样看待中国发挥的作用?

 

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分论坛中,记者采访了三位国籍相异,却都在亚洲工作的学者。对于三个相同的问题,他们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视角。

 

英国学者:平衡的艺术

 

Jeremy Bird是位高大的英国人,但在论坛手册“与会代表名单”的“国家/地区”一栏中,他的国家却是老挝。“我在老挝工作,也是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领导成员中极少数的欧洲人。”Jeremy Bird向记者透露原委。

 

问题1:二战以后,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但国际冲突仍然存在,甚至在局部地区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如何理解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的各种冲突?

 

答:以我研究的湄公河为例。湄公河流经的国家,包括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造成它们之间潜在冲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资源的匮乏,而重点在于资源如何分配与平衡。

 

湄公河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各国之间应当遵守并履行自己的政治承诺,并在规定的国际机制内进行问题协商和解决。区域性国际协调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总而言之,国际资源的分配和冲突的解决,是一门“小心翼翼”的平衡的艺术。

 

问题2:在全球化日渐深入、全球治理不断被推进的背景下,对青年人的教育要进行怎样的变革,或者说,融入哪些新的元素,以适应这种变化?

 

答:在过去,中国国内学者有自己的研究,而国外又有国外自己的研究,二者没有交流和交集,这也曾带来很多误解。在新的时代,各国的研究者之间必须加强合作,交流结论,以更好地互相理解。教育也应符合这种趋势。

 

问题3: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背景下中国发挥的作用?

 

答: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国的作用在迅速加强,这令人重视。

 

非洲学者:高度评价中国作用

 

“我与科菲.安南来自同一故乡:西非国家——加纳。”香港大学非洲研究权威学者Adams Bodomo向记者介绍道。往返于非洲与香港,两个因各自历史原因同样深受全球化影响的地方,Adams Bodomo对这一议题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问题1:二战以后,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但国际冲突仍然存在,甚至在局部地区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如何理解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的各种冲突?

 

答:某种意义上,世界的全球化是从非洲开始的。欧洲人迈入非洲大陆的那一刻,非洲就开始了全球化。三件事影响着非洲的全球化:殖民主义,贩卖奴隶,以及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治理。全球化会带来冲突,是因为,过去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很远,通过全球化,国与国越来越近了,这也增加了短时间内或局部地区冲突的可能性。当然,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冲突正在走向不断被解决的过程中。

 

问题2:在全球化日渐深入、全球治理不断被推进的背景下,对青年人的教育要进行怎样的变革,或者说,融入哪些新的元素,以适应这种变化?

 

答:过去,我们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本国的文化。而在新的背景下,教育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即,要让学生们了解和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在香港大学,每年都有做非洲研究的同学去非洲考察学习。而非洲每年输送4000名学生到中国学习。这是非常好的。当然,大学本身需要国际化,以根本地适应这一大环境。

 

问题3: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背景下中国发挥的作用?

 

答:在非洲看来,中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中国正在形成新的力量,并在国际事务中以影响者的身份发出新的声音,这也是非洲希望看到的。中国和非洲还应当加深相互的了解,以更多地相互参与到对方中去。

 

亚洲学者:前所未有的时代

 

听了来自欧、非的观点,亚洲和中国自己又是如何看这些问题的呢?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滨教授致力于对全球化和国际治理的研究。我们听听他的解读。

 

问题1:二战以后,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但国际冲突仍然存在,甚至在局部地区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如何理解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的各种冲突?

 

答:二战后,国际化为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二战与冷战是截然不同的。二战时期,矛盾冲突集中爆发于国与国之间,而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矛盾冲突则集中于诸多国家的国内。全球化的时代,传统安全的问题下降,而非传统安全问题,如粮食、水资源、环境问题上升乃至加剧。这是值得研究的。

 

问题2:在全球化日渐深入、全球治理不断被推进的背景下,对青年人的教育要进行怎样的变革,或者说,融入哪些新的元素,以适应这种变化?

 

答:应当把中国放在全球的大视野中。世界在对中国施加影响,中国亦在影响世界。我们的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全球化时代的栋梁。他们热爱祖国,同时胸怀世界。教育应当有这样的胸襟和视野。

 

问题3: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背景下中国发挥的作用?

 

答: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今天,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国对世界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国利益与全球利益有很多重合的地方。这考量着我们与时俱进的智慧和方略。

 

三位学者对于同样问题的不同解读,反映出不同的立场和观点,颇耐人寻味。但无论是强调平衡的艺术,还是国际化对非洲的深远影响,抑或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时代”,我们都发现,在这个时代,谁也无法孤立地生存发展,谁也无法贪婪地强占资源,谁也无法躺在过去的摇篮里做着自己富国梦。“我行我素”、“独善其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公平基础上的相互了解、合作和共荣是唯一的出路。当然,在今天的国际格局中,要走出这条光明路,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