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中国防艾滋NGO困境重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广东省呈现艾滋病发病高峰期征兆 全国排名降至第六


世界艾滋病日:中国防艾滋NGO困境重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世界艾滋病日:中国防艾滋NGO困境重重

来源:搜狐文化 2010年12月01日10:11

2010.12.1

[导语] 一个以预防和救助艾滋病人为主的民间组织,却只能在工商局以赢利性组织注册。在接受海外公益性机构资助时,又面临外汇结算的重重障碍。这就是中国NGO参与艾滋防治的现状。

  一个以预防和救助艾滋病人为主的民间组织,却只能在工商局以赢利性组织注册。在接受海外公益性机构资助时,又面临外汇结算的重重障碍。这就是中国NGO参与艾滋防治的现状。

  11月29日,在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治理”中法论坛上,北京爱知行研究所法律项目专员兰钰姣如此介绍。该研究所主要针对成瘾者、艾滋病感染者和血友病人、性工作者等提供法律援助、行为干预、健康宣传。

  在此次论坛上,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锦萍指出:“目前中国从事艾滋病防治的非政府组织确实存在能力欠缺、治理不善、公信力不足的问题,但更面临合法性不足、缺乏政府扶持等困境。”

  以北京爱知行研究所为例,该机构自2003年成立至今,从事的是公益事业,但在法律上一直不能获得合法身份,只能到工商局注册。于是,政府对民间组织的扶持、税收等优惠,就完全不能享受。

  更麻烦的是,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的新规定,自今年三月起,只要其接受国外捐赠,在办理外汇项目款结算时,必须出示一份公证文件,说明资金的用途,并提供国外资金捐助方的基本信息。这对其开展项目更增添了一重障碍。

  事实上,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艾滋病防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协会秘书长刘康迈介绍,中国在防控艾滋病早期,一些很敏感的干预措施正是借助非政府组织才得以试点,并逐步推广开来。

  据刘康迈介绍,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从事艾滋病防治NGO约为500余个,其中注册登记的近200个,其中相当多的是在工商部门注册。而在中国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外国NGO约有200家,约65%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约32%来自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就亚洲地区而言,来自香港的民间组织相对较多。

  但是,根据中国现有民间组织管理法规,成立民间组织必须有主办单位,而且还必须到主管部门——民政部门注册。这种双重管理体制使相当多防控艾滋病的民间组织因找不到“婆婆”而难以注册,只能“非法”活动。

  这导致很多草根NGO没有独立账号,找不到主管单位“托管”,其在艾滋病预防中的作用被抑制。同时,也有个别NGO利用这种管理空档或体制漏洞,以公益的名义争取项目,但拿到项目后就杳无音信。

    内地累计6万8千人死于艾滋病

  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卫生部11月29日通报了中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病人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

  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卫生部通报称,近两年艾滋病疫情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呈现以下3个特点:

  一是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上升幅度有所减缓。近几年,随着中国艾滋病宣传教育、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等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越来越多,治疗后病人的病死率显著降低。根据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规律和国际艾滋病流行经验,中国累计和存活的感染者与病人数量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近两年的艾滋病监测结果表明: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幅度有所减缓。年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的环比增长率由2008年的16.8%降低到2009年的9.3%,2010年1-10月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4 %。

  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历年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40.3%上升到2009年的47.1%;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5.9%上升到2009年的8.6%。

  三是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1%。

  据国务院办公厅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指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在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普遍可及和人权”,而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09年全球180万人死于艾滋病

  据新华网报道,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日前表示,10年间,全球新增感染艾滋病病毒案例减少约20%;过去5年里,艾滋病致死人数也减少约20%。全球至少有56个国家的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保持稳定或是大幅下降。

  他说,2009年全球共有180万人死于艾滋病,规划署希望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共同努力,到2015年将艾滋病死亡人数控制在90万人以内。2009年,全球新增37万名因母婴传播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西迪贝希望到2015年,这个数字能变成零。

  西迪贝指出,目前全球有1000万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无法获得医治,他呼吁各国政府不要以经济危机为由减少在艾滋病防控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要让艾滋病患者因得不到药品和诊治而丧失生的希望。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公布的全球艾滋病状况年度报告,2009年,全球有26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较2001年310万人峰值减少约19%。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为3330万人,较上一年减少10万人。

  艾滋病歧视仍未消除

  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给予人权保护乃是国际社会的一项共识。尽管我国艾滋病知识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仍有许多人存在对艾滋病的认识误区,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也频频发生。

  据《京华时报》29日报道,根据中国2000名艾滋病感染者做过的歧视调查显示,41.7%的被调查者表示遇到过与艾滋病有关的严重歧视,怀孕过的妇女中有11.9%的人表示有人建议她们做流产(服用母婴阻断的药可以将感染率降到大概2%);2008年,对中国6个城市的6000个人调查显示,41.3%的受访者不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工作,47.8%的人不愿与感染者共同进餐。

  据财新网报道,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项目官员郭瑞香表示,目前歧视已经成为艾滋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歧视导致患者无法工作。另一方面,也使患者因担心被暴露,不愿意去主动检查。

  她指出,现在估测的74万感染者中,有60%的群体是找不出来的。每年真正通过专门检测艾滋病机构检测出来的很少,大部分是在妇幼医院等生产过程和其他渠道检测出来。无法找到感染人群是中国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

  据本网29日报道,广西有艾滋孤儿独自生活,且因遭家长联名抗议而无法入学。柳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科医生、民间防艾组织志愿者翁毓秋表示,“如今在艾滋病救助的工作中,所有的工作阻力,都是来自歧视。”

  据此前本网报道,因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阳性,某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吴被安徽省安庆市教育局拒绝录用。随后小吴将安庆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告上法庭,被视为“反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11月12日下午,法院驳回原告小吴全部诉讼请求。

  反歧视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指出,《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存在侵犯艾滋病群体宪法权利的条款,建议修改以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平等就业权。

  《南方周末》曾于2008年报道,艾滋病人黎家明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但找不到愿意为他进行手术的医生,并且他的情况并非孤例——即使是一个常规小手术,艾滋病人也会遭到绝大多数医院的拖延或拒绝。

     “所有的阻力来自歧视”——艾滋儿童因社会歧视无法入学

  “我不喜欢小学,同学不和我玩了。”艾滋孤儿阿龙说。在政府明确表示保证其受教育权时,是什么把艾滋儿童排挤在了校门之外?

  因为广西《南国今报》一篇报道,广西六岁艾滋孤儿阿龙的生活被大家所了解并关注,但是除了悲惨的身世外,阿龙因遭家长联名抗议而无法入学一事,也同样值得社会深思。

  家长们联名抗议阿龙入学

  《南国今报》的报道中曾提到,阿龙的奶奶曾送阿龙去学校读一年级,有家长得知后,向学校写联名信表示抗议,校方迫于压力没有答应让阿龙入学。

  援引《中国青年报》29日报道,虽然广西卫生厅艾防办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校园中发生血液传播的概率并不高。但是大多数家长对科学解释仍抱怀疑态度。

  柳州市城中区河东街道办副主任唐锦雄表示,“阿龙上学的问题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把他放在普通的学校,不能不顾其他家长和孩子的感受;把他安排到专门的教育机构,可柳州甚至广西都没有招收这种特殊儿童的学校。”

  除了规定还缺什么?

  民政局200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提供与其他儿童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根据有关规定,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免收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被公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录取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纳入现有资助政策体系,给予教育救助,联系孤儿所在学校优先为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对集中安置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福利机构,在安排教学工作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援引上述《中国青年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8月下发的《艾滋病社会救助工程实施方案》也已经对教育部门提出明确要求:保证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负责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中艾滋病致困人员享受国家现有贫困生资助政策。

  这些规定虽然被政府写进文件,但现实中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所有阻力来自歧视

  上述《中国青年报》报道中,柳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科医生、民间防艾组织志愿者翁毓秋表示,“如今在艾滋病救助的工作中,所有的工作阻力,都是来自歧视。”

  据《京华时报》29日报道,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UNAIDS)唐乐指出,根据中国2000名艾滋病感染者做过的歧视调查显示,41.7%的被调查者表示遇到过与艾滋病有关的严重歧视,怀孕过的妇女中有11.9%的人表示有人建议她们做流产(服用母婴阻断的药可以将感染率降到大概2%);2008年,对中国6个城市的6000个人调查显示,41.3%的受访者不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工作,47.8%的人不愿与感染者共同进餐。

  而在上述《中国青年报》报道中,翁毓秋说,要消除歧视得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慢慢来推动,“你想一下子有好的改变,没这么快,要有个过程。”

  政府须承担责任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据财新网29日的报道,针对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人被歧视问题,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陆志安引入“禁止歧视”的概念,指出免于歧视是一项独立的人权,是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

  陆教授认为,在这项人权的落实中,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国家应在立法中确保不歧视任何个人或群体,国家还须切实负起禁止、纠正歧视行为的义务,并向被歧视人群提供救济措施。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段厚省则认为,这种歧视归根到底源于人们的恐惧,而恐惧则来源于人们对疾病的不了解。要在根本上消除恐惧,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论证,比如:接受这样一个病人到单位工作,不会对工作、对同事造成任何损害,并且病人能够胜任这种工作。

  他认为,这种论证应由政府而非病人个人承担。作为法律、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者,所需做的就是推动政府的制度建设。

    81艾滋病感染者呼吁国家修改公务员体检标准

  艾滋病只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平时就业生活中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就全世界来看,也没发现在就业中传播艾滋病的病例。在公务员考试体检中,设置艾滋病门槛没有意义。希望随着公众对艾滋病认识的进步,这一条可逐步从标准中取消。地坛医院皮肤科性病艾滋病主任伦文辉

  法条

  《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第十八条: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不合格。

  《就业促进法》中第三十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本报讯 (记者吴鹏)昨日,81名艾滋病感染者致信人社部与卫生部,呼吁修改《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认为其中有条款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造成歧视。

  这81名感染者在信件中称,试行标准中第十八条的条款实际上严重损害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维系生命、保障生存所必须享有的平等就业权,并在事实上造成了公务员招聘过程中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信中认为,《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规定与《就业促进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产生严重的法律冲突,并构成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制度性的就业歧视。

  1995年感染艾滋病毒的祝坤,也是81人中的一员,他说,他已进行抗病毒治疗六年多,身体并未出现异常,艾滋病人进行公务员工作,不会影响正常工作,更不会对周边人造成危害和负担。

  他们希望,有关部门可对该标准进行审查、修订,保障艾滋病感染者生存所必须享有的平等就业权利。

    成都某中学发安全套惹争议 专家称无须谈性色变

  据新华社11月30日电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夕,为宣传防艾知识向该校中学生发放安全套的成都市49中学,因这一备受社会争议的举动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11月29日上午,按照正常日程安排,成都市49中向全校师生发放了装有防艾宣传资料的“红丝带礼袋”,而在为该校14名红丝带志愿者及全校老师准备的东西中则多了一样安全套。学校希望红丝带志愿者们把这些东西交给自己的父母,通过孩子向家长宣传防艾知识。

  成都市49中德育老师罗晓翔称,以往学校每年都会在艾滋病日做一些宣传活动,今年让学生转交给父母安全套的举动带有试验性质,想让这些孩子通过自己的宣传,影响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罗晓翔说,自己怎么也没想到,这样一件普通的事,居然在家长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两天,一些初中生家长专门跑到学校来质问,认为孩子过早接触这种东西,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家长无需谈“性”色变。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把性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内容之一了。家长在这方面应淡化处理、正确引导,以平和的心态让孩子正确了解性知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2010年12月01日 10:24人民网
 
图示∶2010年12月即将出版的《中国特色医疗金鉴》登载的刘君主任及其机构 
 
 

慢性艾滋病早期中医药治疗保障生命论证

 

人民网天津12月1日电(朱虹、张剑)今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南开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邵一鸣教授11月29日为师生带来专题讲座,解读世界艾滋病日的最新主题,介绍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

邵一鸣表示,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2007年新发艾滋病和病毒感染病例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2万人,但目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邵一鸣认为,“普遍可及和人权”这一主题是为了加快落实保护人权和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普遍可及的目标,促使各国政府修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妇女和边缘人群有歧视性的法律条款。与此同时,敦促各国兑现“关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承诺宣言”(2001年)和“关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问题的政治宣言”(2006年)中保护人权的承诺。

他介绍说,联合国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中国艾滋病感染者达74万,而性传播在我国正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这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讯号,防治工作已处于关键期。

报告中,邵一鸣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介绍了他正在进行的一项激动人心的大课题——利用基因技术,将天花疫苗转化为艾滋病疫苗。

他介绍,艾滋病疫苗有“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类型。死疫苗在人体内不会繁殖,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减少,活疫苗则会在人体内分裂繁殖,效果强得多,也持久得多。两者相比较,死疫苗相对更安全,但造价很高;活疫苗安全性不如死疫苗,但造价低。邵一鸣说:“西方大型制药企业研发艾滋病疫苗的活动,是典型的商业行为。他们大都回避高风险模式,所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死疫苗。”

邵一鸣领导的小组研究的是活疫苗:通过基因技术,将艾滋病毒片段截取下来,放在治疗天花的疫苗载体上,培养出新疫苗。

他指出,经过20多年的流行,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已从最初的几百人增长到现在的70万人,主要传播途径也从血液、吸毒传播转变为性传播,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目前,我国有40%的注射吸毒人群仍在共用注射器,60%的暗娼和70%的男性行为人群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后一人群是近年来艾滋病毒感染上升速度最快的人群,仅2007年就比2005年增加了54.5%。

“我国艾滋病预防干预覆盖率也很低。”邵一鸣说,在全国70万估计感染者和病人中,约2/3尚未被发现,而已经发现的也仅有1/3能得到定期宣教干预。宣教干预对暗娼的覆盖率只有39.8%,对男同性恋仅为8.7%。我国还有数量巨大的1.4亿流动人口基本游离于防治体系之外。根据国际经验,如果艾滋病预防干预覆盖率达不到70%以上,很难发挥对总体疫情的控制作用。

“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普遍可及是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全球防治艾滋病的举措需要以人权为基础,应该修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歧视性和惩罚性的法律,这至关重要”,邵一鸣说。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98    更新时间:2010-12-1    文章录入:nnb ]

 

广东省呈现艾滋病发病高峰期征兆 全国排名降至第六

 
 
 
 
 

广东省呈现艾滋病发病高峰期征兆 全国排名降至第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 15:16  财新网

 
图示∶2010年12月即将出版的《中国特色医疗金鉴》登载的刘君主任及其机构 
 
 

慢性艾滋病早期中医药治疗保障生命论证


  艾滋病病例向较高年龄组扩散,50-5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占比逐年增加,性途径取代注射吸毒成为主要传播方式

  【财新网】(记者 郭惟地)今年前十个月,广东省艾滋病报告病人数达1905例,较2008年全年1349例增加41.22%,广东省逐步进入艾滋病发病高峰期。

  11月29日,广东省卫生厅发布全省2010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通报做以上表述。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这份报告显示出广东省抗艾滋病工作任重道远。

  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研究所所长林鹏向财新记者解释,艾滋病潜伏期可达七至十年,目前发病者应该是2003年之前的感染者。他说,这两年发病人数增速明显,已经不像前几年零星发病了,这就是广东省步入艾滋病发病高峰期的征兆。

  林鹏表示,随着预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未来新报告数目将会下降,这种高峰期不会一直持续,但目前高峰期会持续多久,尚无法预测。

  另外,报告还显示,广东省艾滋病病例逐步向较高年龄组扩散,50岁-59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林鹏说,这些高龄人群中有很多人可能在年轻时就已感染上了,只是当时或不知道或没有上报,随着近几年广东省防治艾滋病宣传及免费检测工作做得比较到位,越来越多的病例得到上报。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广东省艾滋病传播从既往的经注射吸毒为主发展为经性传播为主”,对此林鹏表示,在经注射吸毒传染的艾滋病防治方面,广东省已经比较有经验了,但随着性途径传播成为主要方式,为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性传播更加不限于固定人群。

  据了解,广东省艾滋病感染者报告数从2004年全国第四位逐步下降到了今年的第六位,这一方面是广东省对艾滋病传播加以控制的结果,但同时也说明全国在预防艾滋病传播方面形势严峻。
广东艾滋病感染者全国排名降至第六
    2010年11月30日 14:47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辉、唐珩,通讯员粤卫信报道:记者29日从广东省卫生厅获悉,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8039例,其中病人7469例;死亡5404例。今年全省艾滋病感染者报告数从2004年全国第四位逐步下降到了第六位。

广东艾滋病疫情总体较平稳

    据介绍,当前广东省艾滋病疫情呈现4个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总体较为平稳,疫情分布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二是艾滋病传播从既往的经注射吸毒为主发展为经性传播为主。三是病例年龄以青壮年为主,逐步向较高年龄组扩散,50岁以上年龄组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四是逐步进入艾滋病发病高峰期。五是感染者中的流动人口病例多。

    HIV年检测量达400多万人次 目前,全省共建立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省级确证中心1个,确证实验室22个,筛查实验室(检测点)618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HIV检测网络。年检测量达400多万人次。

    2010年,全省共建立119个监测哨点,覆盖了吸毒人群、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无偿献血人群等高危或重点人群。

明年铺开孕妇HIV免费筛查

    29日,广东省副省长、省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雷于蓝在省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透露,从2011年开始,广东省将全面铺开孕妇艾滋病、梅毒的免费筛查工作。今年1-9月广东共筛查孕产妇77万人次,并为HIV抗体阳性的219名孕妇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等阻断措施。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59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获批准,已开诊56个;今年1-10月,全省125个针具交换及营销点共发放清洁注射器21.5万支。陈辉、唐珩、粤卫信
Guangdong Province, showing the peak incidence of AIDS dropped to the sixth sign of the national rankings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11 月 30 日 15:16 financial new network
AIDS cases spread to the higher age group, 50-59-year-old and 60 year age group accounted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way to replace injecting drug use as a major mode of transmission

New network】 【Finance (Xinhua Guo subject to) the first ten months of this year, Guangdong Province, the number of AIDS patients reported over 1,905 cases, compared with the year 1349 cases in 2008 increased 41.22%,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eak gradually into the incidence of AIDS.

November 29, the Guangdong Province Health Department released the 2010 briefing do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ver expression. In the December 1st "World AIDS Day" on the eve of the report shows the long way to go to fight AID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DC AID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Provincial Finance Lin Peng new reporters to explain the AIDS incubation period of up to seven to ten years, the current disease should be those infected before 2003. He said the incidence of these two years the number of growth significantly, unlike in previous years has been sporadic disease, which i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to the peak incidence of AIDS symptoms.

Lin Peng said that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prevention, the future will decrease the number of new reports, this peak will not last, but the duration of the peak, is still unpredictable.

In addition, the report also showed that AIDS ca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gradually spread to the higher age group, aged 50 -59 years and 60 years age group the proportion increases each year. Lin Peng said that these elderly people have a lot of people may already be infected with at a young age, but at that time or do not know or do not report, as in recent years, Guangdong Province, and free testing of AIDS advocacy work done quite in place, the more and more and more cases are reported.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report referred to "the spread of AID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rough injecting drug use from the past of the main development mainly through sexual transmission," which Lin Peng said that in the transmission of HIV through injecting drug u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Guangdong Province has more experienced, but with sexual transmission as a major way for future AIDS bring more uncertainty, since sexual transmission is more limited to a fixed population.

It is understood that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number of reported HIV infections in 2004 and gradually dropped to fourth in the country's sixth this year,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area is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AIDS, the result, but it also shows the country in the prevention of the spread of AIDS grim.
AIDS in Guangdong dropped to the sixth national rankings
    
At 2:47 p.m. on November 30, 2010 Yangcheng Evening News
    
Yangcheng Evening News reporter Chen Hui, Heng Tang, Wei Yue letter correspondent reports: A reporter on the 29th from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Health Office was informed that, as of the end of October 2010, the province's total reported HIV infections and 28,039 cases of patients, of which 7469 cases of patients; 5404 cases of death. The province this year, the number of reported HIV infections nationwide in 2004 and gradually fell to fourth in the sixth.

Relatively stable epidemic overall, Guangdong

    
According to reports, the AIDS epidemic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owed four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overall epidemic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 epidemic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Pearl River. Second, the spread of AIDS through injecting drug use from the past of the main development mainly through sexual transmission. Third, the cases are young age, and gradually spread to the higher age groups over 50 years old age group the proportion increases each year. Fourth, gradually entered the peak incidence of AIDS. Fifth,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infected cases and more.

    
HIV testing capacity of more than 400 million now, the province has established a Center for HIV antibody testing confirmed Xingji 1, 22 laboratory confirmed, screening laboratories (test points) 618, formed a province-wide HIV testing network. Detection capacity of more than 400 million.

    
In 2010, the province had established 119 sentinel surveillance covering the drug users, female sex workers, male STD clinic clients, pregnant women, men and men who have sex with people, young students, mobile populations, such as unpaid blood donors high-risk or focus groups.

HIV screening of pregnant women spread free next year

    
29, Vice Governor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ovincial AIDS Working Committee Lei Yulan Provincial AIDS Working Committee in plenary session revealed that from 2011, Guangdong will be in full swing pregnant women AIDS, syphilis screening for free work. Guangdong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this year, a total of 77 million people of maternal screening, and 219 HIV antibody-positive pregnant women to provide free antiviral drugs block the measure.

    
As of the end of October, the province has 59 outpatient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is approved, 56 have been clinic; 1-10 months of this year, the province's 125 needle exchange and marketing points were distributed 215,000 clean syringes. Chen Hui, Heng Tang, Guangdong health information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98    更新时间:2010-11-30    文章录入:n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