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周期扩张!南京房企外地拿地也疯狂


朗诗进军成都武汉,明发布局北京上海,凤凰置业挥师镇江
反周期扩张!南京房企外地拿地也疯狂
金陵晚报记者 李子墨
    连续两轮调控下的楼市,正在呈现出“房市冷、土地热”的冰火两重天局面。一面是苏宁睿城等楼盘降价,引发楼市连锁反应,多家楼盘低价开盘,进行年底销售冲刺,一面是土地市场仍然火热。
    上周五,下关拍出史上最贵楼面地价12253元/平米,万科也在时隔3年之后再次在南京拿地。此前不久,雅居乐以7813元/平米的楼面地价拿下江北地块,更被称为“天价”。
    同时本报记者获悉,南京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的本土房企,也在趁着调控,竞相奔赴外地拿地,进行“反周期”扩张。

 

二轮调控后朗诗连拿2块地
    今年调控背景下,逆市扩张最凶猛的南京本土房企,无疑是以“中国科技住宅领跑者”著称的朗诗地产。
    就在本月12日,朗诗以2.771亿元的价格获得成都99号迎晖路片区地块。该地块位于市中心二、三环之间,处于成都城际商旅城核心区,可开发面积6万多平方米,楼面地价4450元/平方米。这是朗诗首次进军大西南。
    而就在此前14天的10月29日,正是9月29日二轮调控“满月”的日子,正当许多房企被二轮调控吓破胆之际,朗诗以3.435亿元拿下武汉中环线以内的111号龙阳大道地块,,可开发面积12万余平方米,成交楼面价为2825元/平方米,首次实现华中地区的布局。
    据朗诗内部人士透露,朗诗一年前就在武汉看地,实地分析了不下上百块地块,先后参加不下五次土地竞拍,多次被对手横刀夺爱,最终在上个月成功拿地。
    而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调控有时是需要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状况能否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而朗诗拥有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能从容应对市场波动,“明年年初朗诗就将在上海、南京和杭州发布新一代的低碳住宅产品”。
    2001年创立于南京的朗诗地产,目前发展重心主要是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长三角城市,截至目前已开发16个项目,累计开发面积200万平方米。而这次借着调控下各地土地市场相对冷清,连续发力,进军华中和西南地区,朗诗地产真正从长三角走向全国。

 

明发一年进军京沪6座城
    与朗诗公开参加土地拍卖、进军武汉和成都相比,更悄无声息的是,是擅长在二级市场收购土地的明发集团,以“神速”在拿地扩张。
    明发1994年创立于厦门,但去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后,已逐步将总部迁到南京,目前也将发展重心集中在以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因此也算是新的南京本土房企。
    令人惊讶的是,这家新兴的上市房企,上市一年来,已通过收购土地,连续进军北京、上海等全国一线城市,同时抢占成都等区域性核心城市。一年来,明发攻城略地,共布局全国6座新的城市。
    同时,明发还在厦门等城市持续拿地,今年3月份明发就以8.15亿元一举竞得厦门翔安隧道口的X2010P01地块,建筑面积237500平方米,楼面价3431.58元/平方米。
    截至目前,明发已在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福建、安徽、四川、辽宁等全国8个省级行政区,布局南京、无锡、扬州、合肥、成都、厦门等15个城市,共开发40多个项目,在全国的土地储备超过1000万平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
    据明发集团董事局主席黄焕明对媒体表示,未来明发还会在华南的广州、深圳等地拿地,以及在全国其他二三线城市开发明发商业广场这样的城市综合体。

 

凤凰置业首次进驻镇江
    由“书业大亨”变身地产大鳄的凤凰置业,也在最近传出首次进军镇江的消息。
    据称,在南京开发凤凰和美、凤凰和熙等楼盘的凤凰置业,近日以7100万元的总价,拍下镇江的梦溪路以西地块。虽然是小幅地块,但这也意味着继亚东等房企之后,南京又一家本土房企进军镇江。
    而在南京开发了卢龙山庄、江雁依山郡等一系列楼盘的下关城开,最近也在外地频繁看地,伺机拿地。一位人士表示,下关城开将在二三线城市拿地发展,实现战略扩张。
    在南京开发金鼎湾的建邺城开,也把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南通金鼎湾的开发上,并希望在南京以外的二三线城市继续拿地,寻求发展。
    南京最大的本土房企苏宁环球,虽然今年调控以来没再盲目扩张拿地,但此前几年已连续在外地布局,现有土地储备量约10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南京、无锡、上海、吉林等地,足以维持未来5年左右的开发需要。
    而南京本土房企中的“海南三巨头”21世纪集团、国信地产、中惠地产,更是在海南拥有海量土地。国信甚至融资150亿元开发海南度假区项目。

 

背后原因:
大房企趁价格低囤积“面粉”
    新政调控下,房市冷了,缘何土地市场仍然吸引众多品牌房企来扎堆拿地?
    一家全国大型房企的南京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坦陈:“既然是做面包的,就一定要有面粉。有了面粉,心中才不慌。而现在政府调控,正是面粉比较便宜的时候,所以当然要趁机多囤积一点。这就是我们公司及万科、恒大尽管面对调控,仍不断在各地拿地的基本原因。”
    南京一家本土房企负责看地、拿地的人士,表示:“不管地价贵还是低,做房地产都要拿地,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更何况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还能做很多年,就算南京开发得差不多了,苏北、安徽等三四线城市还能开发很多年呢。就算调控,房地产也还是有利可图的。”

 

马太效应:
楼市也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楼市也有马太效应,也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一位资深楼市专家称。
    “每次调控都是加速洗牌,手中有钱的大中型房企将利用资本优势反周期扩张,抢占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而一批手中既无钱也无地的中小开发商,则很难抗得过严厉调控,而且面临手中无地、将逐步退出房地产舞台的命运。”专家表示,南京已越来越成为大开发商的天下,尤其是外来的全国大型房企及本土大型房企,占据了楼市供应的大头,而那些中小开发商则逐渐销声匿迹。
    “甚至在外来的全国地产大鳄的冲击下,南京本土房企也快拿不到地了,只能被迫向外地二三线城市扩张。这就是资本为王的残酷竞争格局。”专家表示。

 

专家分析:

想让房价回落?须再紧缩银根

    许多买房人则担心:“房市冷下来了,土地为什么还那么热?两轮调控下来,开发商仍对楼市那么看好?手中还有那么多钱?那房价是不是还会反弹啊?”
    专家分析,其实调控对土地市场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新政前拍地时那种地价屡创历史新高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只剩一些手中有钱的大中型房企,在那拿地,地价也有所回落。
    “要想让地价回落,国土部门应多供应土地,改变目前这种土地供不应求的局面。要想让房价回落,调控方应继续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使得开发商不再捂房,而是主动降价促销、回笼资金。”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