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只想知道不超30%比现在贵还是便宜?


    

我只想知道不超30%比现在贵还是便宜?
不超30%不等于看病不贵
比例下降,看病费用会不会更高呢?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透露,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达到国际水平。据悉,医改启动一年多来,各级政府已投入5000多亿元人民币。(11月30日《京华时报》)

在看病普遍贵的时代语境下,卫生部给出的“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的蓝图,似乎能够给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然而,比例,有时候是个很恐怖又充满陷阱的数字,至少现在我们还看不到令我们心安的“希望”。

“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不等于解决了看病贵。任何人都知道,如果看病费用节节攀升,那30%以下的比例可能比现在70%的比例还要贵。关键是总药费能否降下来?可惜的是,卫生部仍然未能回答这个关键性问题。

看病贵的症结出在哪儿?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投入少,现在政府投入增加了,各极政府也已经投入5000多亿元人民币。但我们能够感觉到现在看病不贵了吗?依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看病不贵的感觉一点都没有。现在连看个感冒都要几百元的,看什么病不贵呢?另一方面是医院将眼睛盯在了钱上,医院的公益性已经渐行渐远了。药价越来越贵,出厂价只有几元钱的药品,在医院里立马变成了几百元,而笼罩在医院和医生身上的“回扣门”更是层出不穷,一查就是一大片。

频繁化验被拒绝指标立马出“问题”;诊断“肺炎”让住院, 出院却说没肺炎;过度医疗太吓人, 患者说谎才脱身;医疗专家不问诊,埋头苦干开“大方” ……这是30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医院几大“怪”,怪的背后就是看病贵,就是医院想方设法从患者身上“挖”钱。医生最关注的,本应是患者的病情,现在却变成钱带了多少。如果医生的“医术”沦落为“钱术”,那患者如何能够看病不贵?

医药不分家,医生“回扣门”不除,医德水准不提高,消解看病贵,恐怕要成为一个“传说”。至于个人比例不超30%恐怕也要沦为文字游戏。不看广告看疗效,对此,我们只能谨慎地等待。

我只想知道不超30%比现在贵还是便宜?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0/1130/01/6MMUSRHE00014AE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