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汽车会跟着涨价吗?


 

2011年汽车会跟着涨价吗?

 

    明年仍将是汽车产业平稳,较快,协调的向前发展,这是明年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但当前不少东西价格通胀,是不是会成为汽车市场涨与落的分界线?这是车友和汽车界人士十分关注和担忧的一个问题。

    社会上的通胀,对汽车企业而言,会导致钢材、钢、铝、塑料跟着涨价,促使企业在各个方面出现成本增加的趋势,这样形势下,汽车产品会不会也涨价呢?这件事业界人士要多种猜测,但基本上看法一是车价跟着涨,一是想办法不让汽车涨价。前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国内车市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可支配的收入降低,另一方面厂家通过新车型引入,提高市场售价,价格战成为明年汽车总体营销策略的焦点。

    但我认为明年汽车价格总体上不会涨,可能出现涨中有落的格局,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本质所决定。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思路:一是进入新世纪汽车价格形成一种中性化运行规律,这好比一个“中”字,在左面代表着资源性产品,如石油,钢铁,有色金属,木材等等,有的产品资源稀缺,涨价势在必行,如稀土材料,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来采购,许多稀土小矿山买便宜货,急于赚钱,这是好东西买便宜货,应该涨价,涨价是为了控制稀土能正确的节约的应用,有利于用技术创新,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在右面代表着信息化产品,高档的不说,就拿民用的电视机、手机、空调、照相机等这都属于日常消费的电子用品,但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价格也是年年的在下降,这属于“摩尔定律”所确定,如新的高档的手机新投放市场,可能买1万元,过三个月就降到8000元,过一年降到5000元,然后一直在降,以至产品功能消退,没有市场竞争力,就退出市场,汽车是属于这两大类型产品这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上信息化产品越来越多,在国际上中等档次的轿车,信息化产品价值占总车价已达30%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70%左右,国内的一般合资企业的中档轿车,信息化产品在20%左右,而且在不断提高之中,所以汽车产品是不断的向信息化产品靠拢,而且也受到信息化产品规律的影响,是只降不涨,这多年来实践已经告诉我们这种运行的规则,这样国际上的汽车制造商已经明确表示,汽车制造业利润越来越少,所以都拿到国外发展中国家去生产,而重点是发展汽车服务业,服务业才是汽车厂商赚钱的场所。如果那个汽车厂商不顾市场规律猛着提价,而别的汽车厂商却在降价,肯定人家会不卖你的车,那才是可悲的。

    但在汽车营销中也有新的赚钱策略,就是推出新车型,或是新型的受销费者欢迎的配置,以此来增加车价,这是合情合理的,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如多几个安全气囊,配置儿童坐椅,提高GPS水平、立体音响等等,再就是逐步实行个性化定制,这在重卡行业中已比较普遍推行,如你要什么厂家的柴油机,要什么厂家的变速箱,价钱是不一样的,你挑了你就承认价格水平,价格问题最重要的难买消费者的愿意,但又要说明,属于这些“小动作”可以收到一定效果,但汽车产业的一致性很强的,你搞我也搞,很快把一些差异性特色拉平了,这又回归到价格层面,这样又想法拉开新一轮差异性的价格战上。

    这是我一些不成熟看法,关健是想忠告汽车厂商要多搞好的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