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车市场面临变局 广汽吉奥胜算几何?


    

微车市场面临变局 广汽吉奥胜算几何?
黄少华

    广汽再次出手了。
    即将过去的2010年,尽管包括长安、北汽在内的“四大四小”都左冲右突,鏖战海内外。但广汽绝对是收获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继成立广汽长丰、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等合资公司后,12月9日,广汽集团与浙江吉奥控股合资设立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挂牌仪成立。
从今年4月26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广汽吉奥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并运营。这标志着双方的战略合作进入了实施阶段。
  据悉,广汽吉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6亿元,广汽集团以现金方式出资持有51%的股权;吉奥控股以其持有的杭州吉奥汽车有限公司等相关资产出资,持有49%的股权。合资公司成立以后将对吉奥控股原有整车资产和业务进行整合,逐步形成5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累计投资60亿元人民币。

    

广汽重组吉奥的“三大目的”

    早在2009年7月,笔者就在《中国青年报》独家爆料:继重组长丰、牵手菲亚特之后,广汽集团近期将再次出手,此次重组的对象是吉奥汽车。目前,双方已达成初步的框架性协议。“双方处于热恋中。”吉奥汽车董事长缪雪中向记者证实道。
    据悉,吉奥是一家生产皮卡、微面和SUV的整车厂家,创建于2003年9月。如今,吉奥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下辖4个整车生产基地、1个汽车研究院和7家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汽车企业。今年5月25日,吉奥汽车历时3年打造的杭州萧山制造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首辆微车星旺下线,这标志着吉奥成为拥有SUV、皮卡和微车生产基地的整车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广汽看中吉奥,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吉奥生产基地坐落于零部件产业发达的浙江,而且自身也具备零部件生产能力,对于合作伙伴来说比较有吸引力。广汽集团总经理、广汽吉奥董事长曾庆洪直言,广汽与吉奥的合作主要就是双方可以在产品上互补、市场上互补,“首先,吉奥在二三级市场上做的不错,这是其与广汽最大的差异性。此外,长三角一直是我最大的梦想,相信与吉奥的合作会推进广汽在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得广汽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善。”甚至有媒体评价说:“长汽是先看中长三角,然后才选中吉奥。”
    其二,广汽看中吉奥的微车项目。作为“汽车下乡”的直接受益者,去年我国微车市场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光上汽通用五菱一家的年销量就超过100万辆。
今年来,长安更是通过对哈飞、昌河的重组,总销量跻身国内第二。与微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不相对应的是,同为“四小”的广汽却没有自己的微车产品。据缪雪中介绍,萧山基地下线的首款微车星旺是他们历时3年研发,集成最新技术制造的微车产品,搭载1.0升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8.5千瓦,最大扭矩83牛·米,排放达到国Ⅲ标准,百公里油耗仅为6升。
    其三,对于财大气粗的广汽来说,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大做强,追赶“四大”,跻身第一集团军,重组并购是最快的方式。重组长丰后,广汽将获得长丰SUV项目及闲置的产能,同时借长丰顺利打入西南市场;联姻菲亚特是看中其小型车产品;与三菱合资,是看中其SUV技术和国内蓬勃发展的SUV市场。此次重组吉奥,则是垂涎其微车、皮卡产品,同时布局华东市场。
    从车型、销量到市场,广汽可谓一箭三雕,从这点上看,广汽这笔买卖的算盘打得还不错。

    

微车场面临变局,广汽吉奥还有多大机会?

    广汽“联姻”吉奥,最主要的是看中其微车项目,通过迅速切入增量最快的微车业务,无疑开拓了一个快速上量的新空间。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尽管这两年微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但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从去年年初开始实施的“下乡政策”。从目前得到的消息看,“下乡政策”明年年初很有可能取消。
据悉,当初国家出台汽车下乡政策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拉动汽车消费而制定的促进消费、促进内需的一项政策。该政策实施两年来其作用已经得到有效发挥。继去年我国坐上了汽车畅销大国的头把交椅后,今年汽车产销超过1800万辆,继续领跑全球。当初出台汽车下乡政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相关政策很可能会取消。
    然而,由于微车市场的火爆,很多企业纷纷上马微车项目,比如奇瑞、力帆、比亚迪和海马等。据悉,力帆和郑州海马目前已经有微车产品推向市场,而比亚迪的微车产品也在酝酿之中。目前各大汽车厂商都将微车市场当作一块肥肉,争先抢夺最大的份额。在火速杀入微车市场两年后,奇瑞发现通过“闪电战”突袭微车市场,远比预期中的结果更具挑战性。微车整体市场的放缓,垄断寡头们的反击,加上新进入者的搅局,让2009年火爆增长的微车市场陷入混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开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建国不得不宣布将年初15万辆销售计划调整到10万辆。长安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志龙也认为:“如果没有其他政策支持的话,明年微车市场将遇到非常大的挑战。”
    除了总量上可能遭遇“瓶颈期”外,微车质量的提升也是“变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直以来,微客市场面对的是相对低端的农村用户群体,价格成为影响微客车型销售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很多厂家在生产微车时,都尽量压缩成本,生产“性价比高”的车型。据悉,目前市场上很多主流微车的价格已经降至3万元以内,比如五菱之光的市场最低价为2.98万元,东风小康V27的最低价仅为2.48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微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往往被忽视。
    然而,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安全性、舒适性等要求的提升,近年来,包括五菱、长安在内的微车生产企业开始尝试转型,向更高端的产品发力,这对刚刚进入微车市场的生产企业是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不能迅速调整产品战略,那么,胜算又有几何呢?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为搜狐汽车,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