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广州日报》的“游天下”专版以“年假清零,最后召集”做标题,是啊,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辛勤忙碌,而“年假”这两个字也在年关时萦绕在每个职场人员的脑海中。
国内的企业原来关于假期的种类大概有:公休假、病假、事假、探亲假、婚假、产假、丧假等等,年假最早是在外企中存在,主要根据每个员工入职时间的长短、职务的高低而每年享有的几天到几十天不等的带薪假期(一般鲜有超过20天的),但后来也逐步在国企和私企中开始流行开来,在 2008年1月1日执行的新劳动合同法中也明文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从此年假就有了法定的地位。
虽然年假拥有合法的地位,但在执行的时候,每个企业各自有自己的规定,例如年假的长短,几乎每个企业均不相同,在具体休息的时候,企业希望员工避开一些繁忙的时间,希望不要一起休假,因此每位员工的年假休息均需要事先规划,关于年假的清零制度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一过年尾(财年或者日历年)就自动清零,有的可以延迟几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再清零,而有的可以一直累积,但不可超过上限。
正是由于各企业的规定不同,大家休年假的安排也不同,运气最好的,可以连休,这也是很多国外人士的风格,每年利用年假去旅游渡一个长假,彻底放松,回来又精神抖擞;很多人只能零打碎敲,断断续续地将年假休完,而有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全休,多余的假期只得充公,像自己,在以前的几个企业,很多年假根本没有休息。
至于休年假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旅游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还是有长线、短线、跟团、自助、自驾之分别,除了旅游,有的会选择探亲、培训进修、做家务、睡大觉等等方式,还有一些比较奇特的方式,例如我的泰国同事会选择进庙修禅,而身边的一位朋友则周游打高尔夫等等。
随着大家对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认识不断加强,年假的安排也成了每年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