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资委鼓励央企整体上市"不留尾巴"
在昨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2011年,国资委将继续规范推进央企与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并购重组;同时鼓励央企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整体上市。
王勇说,2011年要继续推进央企布局结构调整。一是要推进联合重组,规范推进央企与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并购重组。围绕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促进央企的资源向重要行业的优势企业集中。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剥离重组非主业资产。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探索产融结合。三是推进产业升级。集中力量重点支持有较好基础的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央企改革方面,王勇指出,2011年首先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鼓励央企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整体上市;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必须采取国有独资形式的企业,要进行公司制改革;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央企,要积极引进各类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二是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董事会。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央企建设规范的董事会。理顺国资委和董事会之间的运作关系。三是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王勇同时表示,明年央企要加大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力度,严控对外担保,严控借贷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国资监管方面,要加快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等重点立法,完善央企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同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发挥其对央企重组、科技创新等的引导作用。此外,还要强化国有产权交易监管,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行为。
点评:22日国新公司成立,昨日王勇的表态也重新点燃了A股市场对央企重组概念股的热情。目前航空、有色、煤炭等六大板块可能成为吸引市场资金的蓄水池。而78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意味着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有望从资源整合中受益。
2、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获批 离岛购物免税额度确定为5000元
记者从海南有关方面获悉,海南省“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已获批准,将于近日正式公布。据悉,海南方面此次将同时发布两项具体政策,但具体实施时间有所差异。其中,外国人离境购物退税将从2011年1月1日起全面铺开,国人离岛购物免税业务则会延后执行。
最吸引眼球的国人离岛购物免税额度也已确定。据了解,国人“离岛购物”的政策额度最终确定为5000元。这意味着,国内游客离开海南岛时每人每次购买的商品金额只要不超过5000元人民币,即可享受免税。在目前物价攀升的时代,这项政策显然会大大刺激海南的旅游和零售业。海南一些业内人士预计,此项政策可能直接刺激海南零售业新增过百亿元的销售额。
点评:5000元的免税额度也超过了目前机构的普遍预期。据了解,此前各大券商的研究报告中,普遍将海南的免税政策额度设定为相对保守的2000-3000元,此次最终公布的5000元额度,可能刺激卖方研究机构调高相关公司的业绩预期。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获批预计会对A股市场内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刺激效应。我们认为,免税政策实行吸引的大客流除了直接利好中国国旅外,也将给海南的航空、物流、酒店、餐饮等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3、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发布
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近日下发《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林木深加工产业、林区商贸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并积极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业、北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三大新兴产业。为了更好地支持林区经济转型,规划同时提出,将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小兴安岭林区发展能够充分吸纳就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以及支持林区开展“以煤代木”。
点评:长期以来,林区产业结构极其单一,经济是典型的“木头财政”。据了解,目前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主营收入的60%仍然来自木材销售,对木材的依存度依然很高。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枯竭,传统林业经济逐渐萎缩,林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因此,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根据规划设定目标,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9年增加1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增加4亿立方米,占全国新增林木蓄积量的30%以上。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0元以上。为达到目标,大小兴安岭林区将调整森林采伐量。规划提出,从2011年起,结合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使木材产量稳定在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可采资源基本枯竭的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要全面停止主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要大幅调减采伐量,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地处小兴安岭林业带、负责综合开发长白山森林资源的吉林森工将直接从木材涨价和森林旅游中获益,而哈药股份则有望受益于国家对北药产业的扶持。此外,参投新型环保能源公司的哈投股份也值得关注。
4、道指收涨0.12% 纳指收跌0.22%
美东时间12月23日16:00(北京时间12月24日05: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4.00点,收于11,573.49点,涨幅0.1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88点,收于2,665.60点,跌幅0.2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07点,收于1,256.77点,跌幅0.16%。
点评:道指创造了2008年8月29日以来最高收盘价;盘中道指最高曾攀升至11,580.84点,创两年以来盘中新高。周四投资者迎来了大量经济数据。耐用品订单下降了1.3%,远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下降0.6%,主要原因是民用飞机订单数字下降了53.1%。但这份报告表明,用以衡量资本开支的一项关键性指数,即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商品新订单数字增长了2.6%,表明随着经济复苏,商业开支也在增长。另一份数据表明,美国11月消费者开支小幅增长,而10月份的消费者开支出现了一年多以来最大增幅。美国11月消费者开支增长0.4%,个人所得增长0.3%。市场平均预期消费者开支将增长0.5%、个人所得将增长0.2%。
5、纽约黄金期货低收 脱离盘中低点
北京时间周五凌晨消息黄金期货周四低收,但已从盘中低点有所回升,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部门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下跌了6.90美元,收报每盎司1380.50美元,跌幅为0.5%。
点评:因圣诞节假日,美国大宗商品市场周五休市。黄金期货在纽约场内交易中最低下跌至1372.60美元,因美元从高点回落以及受其它大宗商品市场上涨带动以,黄金期货有盘中低点有所回升。
6、原油期货收于每桶91美元之上
纽约商业交易所2月份原油期货上涨了1.03美元,收报每桶91.51美元,涨幅为1.1%,创近月合约自2008年10月3日以来新高。原油期货本周上涨了4%。
点评:因美国大量经济数据以及库存数据预示原油需求有望提高,原油期货周四上涨,劳工部报告,截至12月18日一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了3000人,至42万人,经济学家此前预期为下降2000人。此前一周数据从42万人小幅向上修正至42.3万人。首次申请救济四周移动平均人数增加2500人,至42.6万人。四周移动平均人数可以缓和数据中的波动性,因而能够更好反映就业市场趋势。
7、恒指跌0.62%失守23000 成交创近5个月新低
12月23日消息,A股沪指今日弱势震荡跌0.79%。恒生指数早盘高开后冲高至23151点回落,午后开盘受A股影响继续走低,尾盘前小幅跳水,23000点心理关口失守。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42.22点,报22902.97点,跌幅为0.62%,大市成交439.77亿港元,创自7月19日以来新低;国企指数报12516.52点,跌94.78点,跌幅为0.75%。
点评:昨天大市重上头肩顶颈线之上,估计期指转仓活动已经展开,大市在长假期前,料只会在23,000点水平徘徊,成交会进一步淡静,但部分二,三线股会接力炒上,为淡市带来炒卖空间。
8、欧洲股市微升 AIB暴跌
欧洲股市在圣诞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微升,成交十分清淡。爱尔兰联合银行(AIB)出现暴跌,爱尔兰政府已经接管该行。泛欧道琼斯Stoxx
600指数上涨了0.1%,收报281.76点,创两年多来新高,该指数本周总计上涨1.9%。
9、亚太地区主要股市涨跌互见
受圣诞假日邻近投资者交易趋于稳妥等因素影响,23日亚太地区主要股市涨跌互现。当天,菲律宾马尼拉股市主要股指上涨52.35点,收于4166.04点,涨幅为1.27%。澳大利亚悉尼股市主要股指上涨20.6点,收于4799.0点,涨幅为0.43%。新西兰股市NZX-50指数上涨11.38点,收于3333.76点,涨幅为0.34%。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下跌0.58点,收于2037.53点,跌幅为0.03%。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下跌6.53点,收于3137.78点,跌幅为0.21%。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下跌32.92点,收于19982.90点,跌幅为0.16%。同日,中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下跌142.22点,收于22902.97点,跌幅为0.62%。中国台北股市加权指数上涨38.38点,收于8898.87点,涨幅为0.43%。日本东京股市当天因国家假日休市。
10、市场信心脆弱 期指惯性下挫
周四期指合约基本平开,盘中跟随现货指数震荡下挫。从盘面上看,期指投资者并没有表现出过于悲观的情绪,多空双方争夺依然较为激烈,合约升水也保持平稳。在现货指数收盘后的15分钟,合约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1101合约下跌0.81%,1102合约下跌0.6%,1103合约下跌0.37%,1106合约下跌0.43%。成交、持仓方面,今日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持仓量也有所增加。截至收盘,四个合约总成交225295手,总持仓30742手,增仓1519手。其中主力1101合约成交218391手,持仓23734手,增仓1077手。次月1102合约成交2146手,持仓593手,增仓76手。
点评:当前市场投资者心态在朝韩冲突、加息预期等利空因素的作用下依然较为脆弱,而指数恰恰处于较为敏感的位置,一旦跳水往往会导致恐慌盘的大量涌现。从盘面上看,目前市场完全缺乏热点,地产板块前日的大涨以及银行板块今日午后的拉升更多的是一种超跌反弹,很难吸引资金持续进入。后市来看,由于权重板块下方空间较为有限,指数系统性下跌的动能并不充足,不过市场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的风格转换迹象可能会造成小盘股的逐渐回落,这一点会对指数产生一定利空影响,也会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一定打击。总体上,预计指数仍将延续宽幅震荡的走势,短线有向震荡区间下沿靠拢的趋势。
11、LME基金属23日收盘涨跌互见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收盘下跌50美元,报收于9,300美元/吨。期铜21日触及纪录高位9,392美元/吨。
三个月期铝收盘下跌30美元,报收于2,432美元/吨。
三个月期镍收盘下跌450美元,报收于23,600美元/吨。
三个月期铅收盘上涨9美元,报收于2,449美元/吨。
三个月期锌收盘上涨68美元,报收于2,298美元/吨。
三个月期锡收盘上涨50美元,报收于26,875美元/吨。
点评:期铜回落并不意外。投资者趋向在铜价触及纪录高位以后至少获得些微获利,这令铜价适时回调。在数据显示LME铜库存在过去交易日增加1%后,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兴趣加强。目前,铜库存为367,725吨,接近两个月高位。尽管如此,铜价不大可能从当前水准下跌,因多数指标直指明年全球经济更稳健。
12.24早讯:临近年末,目前大盘的成交量、市场对加息担忧依然存在,以及对楼市量价齐升可能引发进一步调控的担忧,这些因素都不支持年底前市场展开大幅修复性上涨,但毕竟银行股等传统产业股的活跃,意味着市场的短线下跌空间并不大,这有利于市场形成相对活跃的指数运行环境,从而提振多头的做多底气,故银行股护盘有利于指数的稳定,在局势尚不明朗,热点零散不具备持续性的局面下,建议投资者采取多看少动策略为佳,控制好仓位是最佳的选择!
###
------------------------------------------------------
##10:00
两市小幅低开,一度快速下探,上证指数曾下探至2829点,深证指数最低12536点,随后在地产、石油、保险等权重板块的带动下,尝试回补今天低开缺口,预计,在市场投资气氛继续谨慎的情况下,两市将延续震荡整理,等待新热点产生。###
------------------------------------------------------
##10:30
农业、有色金属、航天航空、煤炭等跌幅居前,该板块中跌幅较大的是中小盘类型的股票,表明资金倾向防御,回流相对大盘的品种抵御市场风险,建议继续观望。###
-----------------------------------------------------
##11:00
经过连续震荡下滑,沪深指数均下跌幅度到1%,而房地产板块一枝独秀,深深房A、ST中房、中南建设等,由于市场总体量能不足以维持资金对题材的炒作,因此,控制交易欲望,多看少动。###
-------------------------------------------------------
##午间分析
有传言称"新三板"扩容试点方案已初步拟定并在年底上报,这对中小盘股有一定的利空影响,今日创业板和中小盘个股继续释放风险,其实这点我们已经在前两日的综述中反复提及,盘面看,两市无一家涨停,而跌幅榜前列个股跌幅明显加大,但指数仍然顽强收出红十字星,以地产,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股护盘迹象明显,成交量继续萎缩显示出投资者在基本面不确定情况下的谨慎心态,我们认为,前面已经提示过目前市场有限活跃资金的主要战场还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有估值优势的周期性板块中,年底效应,新股频发,信贷收紧等因素使得资金面相对紧张,因此周期性板块的活跃必将使得资金从部分前期炒高的热门板块中流出,此类个股的系统性风险扔将释放,建议投资者仍然注意回避个股风险,但对一些有估值优势的,今年没有炒作过的板块和个股可逢低关注。毕竟目前股指扔在大箱体中运行且接近箱底,指数的下跌空间并不大,不必过于悲观。###
------------------------------------------------------
##盘后分析
压抑的一周终于过去,成交量的低迷以及个股的持续下跌使得投资者损失惨重,盘面看,除了银行地产有一定的护盘性质,其余板块全线皆墨,周K线看,指数本周收出中阴,但扔维持在箱体内运行,但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周K线来看,本周皆收出大阴线,且一举击破5.10日线,中短期杀伤力都较大,从这两个指数所处位置看,都处于历史高位,因此中线看系统性风险较大,短线个股扔有继续下跌释放风险的惯性,因此建议投资者继续轻仓观望,特别是一些前期炒高的题材股,应注意反弹及时止损。另一方面,可逢低关注今年炒作力度较小,有一定估值优势的板块和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