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几天前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官方消息称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和研究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但是来自重庆市内外的舆论,对此的关注和热议却非比寻常。
本人注意到,在舆论这次非比寻常的热烈关注中,薄熙来有关“缩小贫富差距”观点成为了焦点。
努力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这已然成为重庆定义未来一段时期奋斗的主要目标;或者说,重庆在这次经济工作会上,给自己划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起跑线。
之所以称之与众不同,就是在众多省市、乃至地区县市纷纷将GDP、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指数和动力的时候,重庆这次却没有强调比拼这些与所谓政绩赫然相联的数字与指标,而是响亮地提出“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蛋糕’分得公平合理”,也就是要尽力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个指标来说,重庆提“缩小贫富差距”决然不是回避发展当中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更不是为了避免某些指标相形见拙而换种概念和说法转移注意。“缩小贫富差距”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任务,事实上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和谐中国继续快速发展的焦点问题。
所以说,在其他地方、乃至众多经济发达省市都对“共同富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等敏感词汇视而不见或嘻嘻哈哈旁顾而言他的时候,重庆毅然提出要“缩小贫富差距”,这便是为自己设置了一道挑战性十足的崭新起跑线。
重庆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在于“缩小贫富差距”对象的界定。环顾四周,其他省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省市在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的时候,更多的是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在兼顾公平与消除贫富差距上略欠功夫;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这次明确提出“全市农村贫困人口140多万”、“‘两翼’有15个贫困县”、“城镇低保户还有60多万”,也就表明重庆的缩小贫富差距文章将从这些对象入手。
既然是作为重庆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一条崭新起跑线,如何才是实现了“缩小贫富差距”目标,也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话题。薄熙来提出重庆科学发展要缩小三个差距,明言到2015年重庆市的基尼系数要从0.42降到0.35,城乡收入差距从3.4:1缩小到2.5:1。“而且这个‘缩小’的着力点主要不是压低高收入、而是提高低收入;不是压低城市、而是提高农村。”与此“缩小贫富差距”目标可为佐证的是,重庆市政府在提出GDP增幅13.5%同时,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别定为了13.5%、19%!
说到做到,尚能不放空炮。如能让全市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能让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全国率先水平,重庆缩小贫富差距的宏伟蓝图显然值得期待。只不过在此蓝图实现之前,更多民众报以的却是几个问号:
重庆能有足够“蛋糕”保证分配吗?在分配“蛋糕”时重庆如何能够缩小贫富差距?
重庆经济工作会上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或能成为解读此类疑问的“钥匙”。据报道,重庆此次经济工作会的开场白,就是40个区县主要领导逐个上台发言摆“擂台”,在4.5分钟内摆出自己区县的发展业绩;重庆市统计局、发改委等12个市级部门则坐在台下给予点评,并表扬先进、剖析问题或是画龙点睛。
由此端倪可以预判的是,重庆熬实现缩小差距的蓝图,途径显然偏离不了做强本级财政、做大蛋糕;而重庆做强本级财政“蛋糕”的主要途径,仍将或是把远郊区县与主城捆绑成为一个战车、努力拉动内需朝内陆开放高地而努力突破!
也就难怪,重庆市长黄奇帆在经济工作会上强调的是“要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继续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使用外资。”在他提出的“打造两江新区、两个保税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43个市级工业园区”的“1+2+4+43”开放格局中,显然将重庆的腹地、也就是所有的40个区县都推向了开放的前沿。重庆市委、市政府则对承担做大“蛋糕”、保证有糕可分任务的所有区县都快马加鞭!
在连续投入3000多亿实施“民生十条”保障带动消费、拉动GDP增长同时,重庆还从稳步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占GDP比重、在调节社会保障制度中凸显公平、强化财税调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拓宽公平的城乡受教育机会等方面,保证所有“蛋糕”能够更公开、更公平得以分配。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总人口去除GDP和总收入,这不叫城乡统筹、更不叫全面小康,里面会隐藏着两极分化”……重庆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上响亮提出“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蛋糕’分得公平合理”,何尝不是在直辖10多年飞速发展的现有基础上,朝着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崭新目标,给自己划出了一条鲜明而与众不同的德政起跑线?!
(重庆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研究部署明年经济工作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0/12/22/25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