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房价谁说了算
文/董成竹
温总理:“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的说法不在准确
2010年的最后一个周末(12月25、26日)似乎与平常的周末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因为发生了两件事情而又变得有些不同,尤其是对处于博弈与迷茫中的中国楼市来说,这两件事情的发生似乎在预示着什么。
其一,12月25日圣诞节,央行于晚间宣布,从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内的第二次加息。临近元旦,宣布加息,其指向与寓意非常明确,此举无疑是针对明年通胀压力加大、物价水平高居不下的调控之策。
其二,12月26日,温家宝总理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人民群众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回答了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谈到房价的问题,温总理进行了明确的回答,他表示,“今年我们采取十条措施和五条措施,现在看落实的还不够好,我们将从两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第一,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也就是说今年我们将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大约为580万套,已经建成370万套,明年我们将开工的是1000万套,这也包括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第二方面的努力,就是要抑制投机,这主要是利用信贷的杠杆,并且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土地要首先确保保障性用房,对于投机的土地使用我们要严加管理。我相信,经过我们一段的努力,房价会回到合理的价位,我有这个信心。”在谈到,“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的话题时,温总理明确表示,“这个讲法不准确,也不全面。房价来讲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这样的观点,表明了政府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立场。另外,总理还指出:“我们应该让群众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国家人口多、土地少,住有其居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房,有些刚毕业的学生、有些农民工都可以采取先租房的办法来解决住房的问题,租价要合理、条件要完备,使他们住的能够感到方便。”从温总理的发言观点来看,政府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了,“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这句话是地产大佬任志强先生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但是,本人认为,虽然温总理表示说,总理主要管保障性住房,但是,不一定意味着一味的放任市场的发展。对房地产市场化的发展还是要有适时、适度的进行调控。这样才有利于市场化的发展,同样,发展保障性住房也不仅仅是政府是事情,开发商的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借鉴都是必须和必要的。保障性住房市场和商品房市场是构成完整的住房市场的左右腿,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和不可分割的。以前,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认识不够、推进力度不大,才导致了今天,一腿粗、一腿细的不健康局面,才导致了房价高涨、中低收入者住房矛盾突出的局面。而目前,政府认识到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有理由相信,只要各地政府坚决的执行中央的调控政策,把建设保障性住房放到头等大事的高度,那么,房价高涨、住房矛盾突出的问题一定会得以解决。
2011年:调控政策力度不减,市场博弈仍然存在
2010年房地产市场历经了非常严格的政策调控,但是在流动性过剩、通胀因素较大的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仍然较为火爆,许多城市的房价仍然在高位徘徊,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人民群众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状仍然不满。而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上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限购、限贷、增加保障房供应、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等一系列政策一起发力市场。如在金融政策方面,今年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经达到了18.5%的历史高位。二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拉开了近三年来的加息大幕。这些调控手段的实施,均彰显了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及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来看,2011年,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会放松,这是毫无悬念的。不仅如此,针对目前通胀因素增加,物价水平居高的现状,明年仍然会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且,从温总理最近的表态来看,不仅要执行严格的货币政策,而且要执行强有力的信贷调控政策,要利用好信贷的杠杆,抑制投机,坚决打击炒地、囤地等行为,加强土地管理,优先确保保障性住房的用地需求,从源头上铲除高房价的诱因。除了信贷货币政策外,2011年的税收监管政策无疑会继续强化和推进,如有关房产税征收的落地和实施,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的监管、关于外资的监管等等,这些方面无疑会有新的突破。正如业内人士所预测,如果明年房产税正式开征且目标明确、标准得当,那么对于打击楼市投机、投资,抑制房价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而对于外资的监管,对于开发商资金的监管,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来看,2011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将会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这些政策的有效落实,无疑会改变楼市的现状。
但与此同时,市场层面的发展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虽然政策调控强而有力,但是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着博弈的现象。如,大量的刚需和改善型置业需求,投资渠道的狭窄、通胀因素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等等,这些均是与政策抗衡的因素。因此,2011年市场的博弈仍然存在,调控房价的压力不言而喻。
纠结:2011年,房价究竟谁说了算
“房价谁说了算”?这真是个问题。2011年的房价谁说了算?这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很多,首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化进行才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与西方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相比,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而且,从历年的发展来看,受调控政策的影响非常大,每一项调控政策的推出,对会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抓就死,一放就疯”无疑是这样市场的生动写照。例如,08年的低迷、07、09年的疯狂等。因此,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化的市场。其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不能独善其身,大洋彼岸发生轻微的经济波动,都有可能引发全球的经济危机。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就是源于美国的一家公司的破产吗?而我国房地产市场08年的低迷恰恰是源于这场危机。因此,2011年,中国的楼市如何?房价是涨是跌,这与世界经济的走势、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这里面都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最后,有一点,预测明年楼市的发展、预判房价的涨跌,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角度不一样、初衷不一样都有可能得出大相径庭的观点。因此,对于明年的房价,只能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不过话又说回来,2011年的房价涨跌虽然不能妄加预判,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政府加速发展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思路已经建立,并已经付诸实践。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房价也将会回归理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