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跑赢大盘靠评级管理
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持有股票,哪怕是成长性与估值安全性兼备的品种。央行持续加息的预期,与经济持续减速的预期,以及二者各自包含或相关的种种利空因素,已使得风险偏好大摇大摆地光临A股市场,预计未来两个月很难摆脱反复探底的格局。如不出意外,我们关于2011年沪指运行区间2500~3500点的预期,其中的底部八成要在这段期间浮出水面。
依据公开信息对上市交易的股票给出评级是我们的责任。这说到底是一个选择性优胜劣汰的过程。我们很难说服自己修改此前确定的高成长、低估值的选股逻辑。遵循这一逻辑,2010年9月下旬起陆续选中的股票曾走出颇为理想的大幅上涨行情,至今依然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同期涨幅。此外,业绩成长性与估值安全性兼备的个股,以及具有细分行业稀缺性的个股在以往大盘持续调整中的抗跌性表现,也是令我们决定墨守陈规的理由。
我们相信,沪指2600点上下是投资者介入以下高成长、低估值个股的良机。但目前我们对2011年最值得投资的股票所给出的评级均为“观望”。与它们的业绩成长性及估值优势相比,这看上去有些不合常理,但出于防范风险的需要,依然在情理之中。所谓“胆小的孩子聪明”,降落到股市,情形不同,道理却是一样的。
未来两个月,我们将尽可能及时地修改目标股票的评级。当然,如果成长性预期发生变化,或者估值不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我们也会做出相应的评级调整。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投资组合跑赢大盘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评级管理,也就是对组合的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