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http://health.sohu.com/20101209/n278191058.shtml) (记者张学斌)昨日本报独家报道了南海九江医院给患者输错血一事。昨日涉事医院约请本报记者,承认确实曾给血型为B型的女胰腺病患者输了A型血浆,女患者在医院治疗2天后转院。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后,女患者肖观音现已返回江西老家,目前身体情况好转已近康复。
这个报道出来以后,许多人和许多媒体都很关注,涌现出了众多的谴责的声音。我当然也对医院的差错表示遗憾,希望他们今后能够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不断提高医疗的技能与责任感。
不过,既然事情发生了,我们就应该考虑患者是否受到了伤害。其实,在这个事件中,患者受到的伤害是有限的,所以,她至今也恢复了健康。
医疗差错的出现可以说是目前临床不可避免的事件,但是,人们对于医疗伤害的理解普遍过于的肤浅。有些医疗伤害可能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但却被人们忽视,比如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例如,南方农村报12月9日报道(http://health.sohu.com/20101209/n278191196.shtml): 广东雷州市卫生局对违规输液的村医开出的罚单一罚了事,村医继续违法输液。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出现意外,生命可能无法挽救。这样的报道比比皆是。但是,有的人却不顾村医医疗技能和医务室的简陋条件,提出应该批准村医输液,使他们合法化,以此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加强对人们群众的教育,使他们明白违法输液的危害性,引导和鼓励他们去大型医院输液。这样才能减少医疗意外,维持社会的稳定。这其实才是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教育的重点。同时,对于仍然继续非法输液的村医,应该采取行政,甚至刑事手段进行制裁,维护人民就医环境的安全与秩序。
另一方面,有些医疗行为对于病人的伤害可能并不很大,却有可能被夸大为巨大的问题。例如,这次的错输血浆事件。众所周知,不同血型的人互相输血,可能存在着溶血导致输血反应的问题。这是由于红细胞带有不同的血型抗原,而血浆中存在着针对这些抗原的抗体。但是,由于输血时,供者的血浆会很快被受者的血浆稀释,少量输血很难达到引起溶血的所需要的抗体浓度。因此,即使是O型血的血浆中同时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仍然不会影响O型血作为万能供血者,可以输注给A、B、AB和O型任何一种血型的受者。而A型血的血浆与O型血的血浆相比,甚至还少了抗A的抗体,比O型血浆更加安全。因此,单纯少量给B型血的人输入A型血浆,是不会有大碍的。更何况这个事件的受害者只输了3分钟血浆而已。不必过于担心。
另外,我对于这篇报道中,关于O型血是否是万能血型的问题的解释,非常有意见。该文称,“不少人以为O型血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其实,O、A、B、AB型血还分成RH阳性和RH阴性。O型RH阳性血不可以输给RH阴性任何血型,只可以输给RH阳性的任何血型。”这是一个混淆不同层面问题的解释。因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系统,彼此是独立的。O型血是万能血型是针对ABO血型系统的,是指在RH相合的基础上的。就好象说,“世界上的人无论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都可以生孩子。”这句话对吗?对。如果,哪一种人不能生孩子,就象骡子一样,可能要绝后了。不过,如果有的人说,“其实,世界上还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这也是对的。但这就是不同层面的问题了。对于科学的理解不能片面,对于科学的讨论也应该是在同一层面进行的。所以,我从不介意别人与争论,甚至诋毁和中伤,因为他们根本不能理解他们自己的立场其实并非是与我站在同一层面的。相信有一天,他们可以站在科学客观的层面考虑问题,就会理解我的立场与解释。
当然,不同型血之间应该尽量避免输血,因为大量的抗体进入体内也会由于稀释不及时而发生溶血,应该慎重把握指征。即使,同型输血,也不宜过于频繁,过量和速度过快。因为,人血浆中有很多针对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可以引起各种免疫反应。
如果,大家对于输血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参考我的文章《讲故事,学免疫——之“致命”疗法的重生(上)》和《 讲故事,学免疫——之“致命”疗法的重生(下)》。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