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初级阶段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做创投,也要从中国实际出发。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非洲客人时讲:“中国考虑发展问题要从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实际出发,发展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制定政策。”2009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讲:“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这段话主要是讲给国际社会听的,却也值得国人思考。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塑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低碳经济、节能环保、智慧地球等等,客观上说,这样一些探讨目前都还处再一个初始阶段,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挥上发展中国家的一柄大棒。对于低碳经济我们要保持一份警惕,中国的着眼点是节能减排,是降低成本,我们还没有把它提高到用低碳经济来塑造新经济架构的高度。不过,去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十分可取的,有助于我们走出危机。

  通常而言,创投基金在新经济的发育壮大过程中,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创业投资,也将是新经济的重要推手与受益者。新兴战略性的产业发展有赖于创业投资,因为创业投资这种对市场非常之敏感,极具创新精神。所以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科技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而在实施这个国家战略中,金融体系的支持,特别是创投基金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调结构当然不能简单比照西方发达国家。基于此,我国创投亦不能忽视国情,盲目的追求“低碳项目”。而是要在碳减排领域寻找合适项目,获得合适回报,同时也为人类作贡献。在美国,创投业的发展已行之有年,硅谷的科技成就,与创投业的协助不无关系。国内创投事业的发展虽仅有10多年,也遭遇了不少瓶颈,然而在学习与摸索之中,也慢慢有所成长进步。我相信,在“红色政权”推动“绿色中国”的努力下,创业公司的发展空间将是无限的宽广,若能积极培养专业人才以及相关的法规配合,相信创投事业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