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房产投机正名


这个文章题目是要招人骂的,但是凡是骂人的人基本上属于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过思考的人。对于骂人者来说,不做深入的思考直接开骂是最为省力的,也是最能博得大众同情和赞誉的。但是,如果我们对相关经济现象错误地批判,采取强制干预的政策,那么我们面对的经济状况并不会改善,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投机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们为了获得资产收益或者为了避免资产损失,调节自己资产结构的活动,其中,如果投机成功人们会得到相应的收益,同时在投机过程中人们也会承担遭受巨额损失的风险。房产投机与建一片厂房、摆个地摊、开发一种新产品等没有本质的区别。投机并不高尚也不道德败坏,仅仅是人们的正常经济行为而已,同时这种行为与其他行为之间也没有截然的界线。人们认为公务员的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福利待遇好,纷纷花费巨大的代价以争得一个职位,也是投机,是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好的机会,有何不道德?低买高卖住房也是一部分人希望获得收入的一种途径,同样也没有不道德,况且投机者自己承担了投机失败的风险。

与此同时,正是由于存在着投机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其获得的利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人们往往对成功的投机者获取的高利润而愤愤不平,但是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失败的投机者遭受的损失,投机者责任自负的。

有人说,投机者投机失败后由银行承担损失,把包袱抛给了社会,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如果银行承担了损失只能说是银行自身决策出了问题,把钱借给了错误的人,银行也需要承担自己投资决策的一切后果,并不因为出现了坏帐而道德或不道德。当然,如果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填银行的窟窿,损害纳税人的利益,这倒是需要反对的。

另一方面,投机者认为房价要涨,大举囤积住房时,会使当前的需求水平增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房价确实要上涨。房价上涨给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增加供给的动力和刺激,这时更多的土地会被开发出来,更多的住房会上市,由此产生了房价下跌的压力。经过这一轮的供求调整,社会上有了更多的住房,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满足自己的居住需要。只不过,由于房地产市场供求调节需要较长的时间,房价变动的传递过程更加漫长罢了。从长期来看,投机者的存在起到了扩大市场规模、发现价格、引导需求的作用,这种作用并非像某些专家认为的那样是对经济的破坏,反倒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还有一点也要注意,参与投机的人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一小撮坏分子在捣乱,社会上相当多的人都在参与,是每个人基于自身的成本收益关系的行为,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是非理性的。

近日,上海两会期间不少市级领导和两会代表慷慨陈词,对房产投机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我相信他们的动机是良善的,但是我要反问一句,这些领导和代表是否喜欢趋害避利?是否比社会大众都懂得什么时候买房是正确的?是否认为什么东西价格越低生产者越有动力向市场提供这种产品?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另外,我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也有深深的怀疑,代表们似乎认为由政府向社会提供低价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没有代价,其实政府所花的每一元钱都需要先从社会拿回比一元更多的钱才可能,如果忘记这一点所有的经济推理都是错误的。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