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未看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倒是先看到《东方早报》上的一篇书评,书评认为这是本烂书,我没有看过,自然不便进行评价,从网上找来书中的一些段落看看。

书中有这样的两段描述:

“一踏进他的宿舍,我就闻到了‘异乎寻常’的气味。张征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自然,说:‘宿舍比较脏,比不得学校宿舍了,你就凑合着闻吧。’其实我并不很在乎这些难闻的气味,我更关心我的脚该放在哪里——这宿舍杂物遍地,书架、书(居然都不在书架上)、脸盆、鞋,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各占一方,连垃圾都在搞圈地运动。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他的床边,局促地打量这个房间”。

“答到‘工作相关部分’时,他打开了话匣子。据他说,他家在农村,在一所二流大学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四年,可是到毕业的时候才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毕业时吃了散伙饭,大家各奔东西。差距从那一刻起便非常明显地产生了,平时自己眼中不爱学习的‘寄生虫’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胜利者。有关系的同学进了好的公司,有钱的自己开起了公司。可自己呢?四个字:‘混得不好’。他羞于回家,也不愿意回家。再过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生活?不甘心。鲤鱼跳龙门的喜悦早已随着大学时代的结束而烟消云散,四年前的自己,无论如何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没有看过全书,我不敢妄加判断,不过,从看到的零散段落来看,这本书中提出的观念存在很大的问题。看到的几段材料中到处散发着“腐臭”的气息,脏、乱、差,如果把没有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归咎于外部环境、金融危机等原因,那么居室的脏乱局面归咎于谁呢?把似乎成功的同学看作为不爱学习的“寄生虫”,看作为“有中国特色”的胜利者,似乎成功者要么是有关系,要么是有钱,抱怨和推卸责任随处可见,除了不断怀疑周围的一切外,看不到有什么内省和反思。

大学期间的学习不在于背诵了多少教材,大学毕业后也不是学习的终点,刚刚毕业后的高薪不见得是成功,低薪也不见得是失败。其实大学毕业后刚刚工作的初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其重要性不比大学期间更低。抱怨、愤世嫉俗是容易的,但是这种状态绝对会毁了自己,封闭了自己的眼界,阻碍了自己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也丧失了学习工作和生活技能的良好时机。

看到不少媒体赞誉《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这本书,也许要好好看一看,为年轻人正确的工作观和生活观提供自己一些看法。不过,下面的忠告应当是有益的: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实干,多打扫一下自己的居室,少附和一些世俗的观点,那么自己面对的前景会越来越宽广。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