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写到: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加上现在处于信息传播空前繁盛,少男少女受一些不良媒体的误导,性觉醒提前,好奇与模仿导致少女在恋爱问题上难以自持,在自觉不自觉之间容易导致发生婚前性为和未婚先孕,给她们的身心带来不少苦恼。
前不久,我中学的一位朋友的16岁的邻家女孩突然怀孕了,朋友说他的邻居和那个女孩都为此陷入深沉的苦恼之中。想去讨个说法吧,女孩又不让;不去讨个说法吧,感到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真是左右两难。向我这位朋友的邻家女孩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屡见不鲜。那么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才导致了少女的未婚先孕哪?前不久看到一份媒体调查分析,据说有九种心理容易导致少女未婚先孕,现在将其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1、热恋心理:两人由初恋进入热恋,感情如胶似漆,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恋爱达到白热化程度,一旦海誓山盟,性行为也随之而来。这类少女做"人流"虽有羞涩之感,但并不感到空虚和沮丧,甚至还认为这是自己对男友的一种无私的奉献。
2、迎合心理:有些少女认为男友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好,当男友提出性要求时,因怕失去对方,便默然应允,迎合对方。
3、占有心理:这类姑娘认为男友不错,同时别的少女与她又有一定的竞争性,为了不使自己在竞争中失利,便发生性行为,造成既成事实,达到占有目的。
4、掩饰心理:她们常常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与男友发生性行为的。当男友提出性要求时,从她们内心来讲并不想这样做,但又抵挡不住而就之。
5、侥幸心理:首次发生性关系后,大多产生怕怀孕的紧张恐惧心理。但时间一长,发现没事,便产生了侥幸心理。结果,怀孕了。
6、屈从心理:这些姑娘常有求于男性帮助解决招工等困难时被男方要挟、控制,尽管她们内心并不愿意,但还是忍气吞声地发生了性行为。
7、好奇心理: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少女,随着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在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对性也产生了好奇心理。这些少女是抱着好奇的尝试心理而发生性行为的。
8、逆反心理:这些少女的婚姻常常因受到家庭、亲友、组织的阻挠,不准她与心上人交往,于是,产生逆反心理,发生性行为。
9、无所谓心理:这些少女受到西方"性解放"的影响,对婚前性行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青春期姑娘产生了朦胧性感,喜欢结交异性。为了预防和减少发生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现象,对青春期少女要进行适当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正面性教育。家长、老师决不能简单、粗暴地干涉她们的社会交往,要进行正面教育和正确引导,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异性观,教导她们不要沉溺于对异性的盲目追求而荒废学习年华,贻误宝贵的青春。少女在同异性的接触中要做到自珍、自重、自爱、自强、牢固地筑起心理防卫,清除杂念,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旦发生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时,家长和学校、单位要用正确的教育和帮助方法,绝对不应歧视、讽刺、挖苦和责骂,应避免增加她们的精神创伤;要尊重她们的人格,从爱护、帮助和同情的角度出发,劝导她们吸取教训。努力为青春期少女营造健康的、良好的成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