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食品安全的战略选择


 

浅谈中国食品安全的战略选择
——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进谏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相应很多人都会说,是不是太吓人了,正如笔者曾写食品安全法能否落实食处文章,食品安全时有不良事件发生,民以食为天,食是天大的事,是天下的事,做假就是开天大的玩笑,是天大的事,应受到全民的关注和惩罚。今天再从一名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谈一下天大的事。
 
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和特点
中国地形和气候的不同,决定了农产品生产不同域和生长时间,国家也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经营体系,并且允许农村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存在。
城市仍是农产品的主战场,当然以后可能会包括城市化中的乡镇一级。城区,城镇,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一直让人民关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土地资源的紧缺,包括以后可能剩下4亿农民的预测,都昭示着,食品将是中国强大遇到的重要课题。市场导向生产,决定产品规模、销量、品牌、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市场更应导向人民的健康。城市没有地,新鲜货以稀为贵,但是又有多少城市居民能享受到新鲜低价的产品,只能在农贸市场或者超市或者社区便利店购得。放心不放心只能看食品者的良心和道德。农村农民逐步富裕后也需求更多的食品。
食不厌精,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生存环境,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饮食方式,你可以吃到不同地方的东西,也可吃到不同时间的东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华夏华夏饮食文化的根本,也是食品安全最根本的写照。它实际就是强调水和食物。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水土又决定了生长和生产和东西,所以食品本身具有属地性,但不同地方人又有这种需求,于是食品又具有市场性,食品如何安全生产,如何安全到达消费者手上,这一系列的流程正是食品安全的链条。
惠氏用制药的精神生产产品,强调的安全程度可想而之,这也是为什么会畅销世界的原因。实际上就是药食同源的最佳营销策略,既体现了生产药品的工艺和精神,更重要的就是食品也是精益求精。
百年企业杜邦为保证安全,让负责人家庭安在企业里,安全百年有效。
食品安全的关键就是生产产品的人首先要自已先吃,用你的员工,用你自已的身体,用你的亲人去食用,保证出来,这是最好的营销方式。农民自已种的菜,他会象爱护自已的心脏一样关心它,农民自已种的粮食,他会象爱护自已的小孩一样关注它。
 
中国食品安全的战略选择
要构筑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必须时确战略的目标取向就是为民服务,关爱健康,保证品质。
这种战略选择就是:
一是构筑全民皆兵的参与体系。中国五六十时代反敌特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全民防线。记得看近日的间谍片,实际上我们的反特英雄是构筑了各系统的防线,动员了中国所有力量,保护了我们的国家,保护了象我们的力量,同时也树立起了民望民威,巩固了民心。现在对于食品行业,也要推行这种策略,谁发现,都可以投诉,先登记受理,并且开通中国食品安全服务热线,任何时间都可以便民;谁发现一经查实,都给予重奖。总之核心就是便民,利民。
二是改革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委员会。行业协会组成必须社会化,不能是食品行业企业交点钱就任会长,当然行业发展离不这些巨头,但它不应该是行业协会的主导机构。规范行业协会的功能,标准,改革行业协会的体制,政府指导,民间运作。有热心的、兴趣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包括行业打假人士。真正社会化,民间化,规范化,科学化,挖掘行业协会的潜力,规范行业协会的议事功能,提升行业协会的价值。消费者协会专设,作为独立机构运作,或者是设立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强化人员构成,提升民信力的、公信力,而且要培养无数个象杨剑昌式的维权斗士,将监管进行到底。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中国政府设立最高食品安全委员会,并由国务院副总理挂帅,是高规格的,具有权威性,法律也是全国人大通的。关键是国家如何应以民向为主调整监管思路,由食品安全整治专项化变成常态化,战略和细节同时重视,健全组织,完善细则,依托真正消费者力量,重视民声,重点关注生产企业,重视全流程,强力推进。对食品企业建立动态监管机制,采集信息全面,一旦出现有违行业的事件,上黑名单,上诚信记录,并向社会任何地方公示,从业者在行业就业受到限制,重者有法律制裁。
具有强有力的法律基础,又有高规格的协调监管机制,估计不用再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