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中签率创新高透露重大信号


 

中国一重中签率创新高透露重大信号

——中小板高乐股份今天上市首日开盘直接破发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2010年1月28日,中国西电在上交所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成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第一单;2010年2月2日,二重重装同样在上交所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成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第二单。与此同时,中小板、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及上市首日涨幅均在一批批地走低,而且2010年2月3日,高乐股份在深交所中小板首日上市开盘“破发”,它是否会成为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破发”第一单?这一切是否意味着“新股不败”的神话正在彻底打破?

  更值得高度关注的是:2010年2月3日,中国一重公布网上新股申购中签率高达4.98%,并创下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记录;网下最终配售比例竟高达26.17%,网下认购倍数仅为3.82倍,这一组数据同样刷新了历史记录。此外,中国一重一改询价区间上限定价的老传统,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5.70元/股,低于发行价格区间上限5.80元/股,这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首例未以发行价格区间上限定价的新股。这一系列的市场信号究竟预示着怎样的含义呢?

表一:第一单上市首日破发以来的四只大盘股发行情况统计表

主板A股 

  总股本 

  发行量 

发行后

市盈率

网下配售

比例

网上中签

  发行价 

上市首日

收盘价

中国西电

43.57亿

13.07亿

34.17倍

2.245%

2.079%

7.90元

7.79元

二重重装

16.90亿

3.0亿

40.48倍

1.158%

0.505%

8.50元

8.15元

中国一重

65.38亿

20.0亿

41.22倍

26.17%

4.984%

5.70元

华泰证券

56.00亿

7.85亿

  自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新股发行市盈率不断攀升,一、二级市场的巨大差价基本消失,打新暴利与炒新暴利同时消失,打新狂潮与炒新狂潮基本得到遏制。与此同时,新股申购中签率开始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这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的标志。

表二:中小板新股发行市盈率统计表

  市盈率分组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0倍以下

0

1

0

10 ~ 20

5

6

0

20 ~ 30

87

63

0

30 ~ 40

4

1

25

40 ~ 50

0

0

21

50倍以上

0

0

21

合计

96

71

67

注:2009年数据一直延伸至2010年1月11日。

  从表二可以发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发行市盈率冲破30倍潜规则上限,并随二级市场大多数同类股票而“水涨船高”,高市盈率发行是“市场化”初启阶段的暂时非理性行为,它必将随着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不断收窄而回归理性。

表三: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收盘涨幅统计表

   首日涨幅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30%以下

0

7

6

30 ~ 50

0

6

28

50 ~ 100

14

27

23

100 ~ 150

17

9

9

150 ~200

20

9

0

200 ~ 300

30

9

1

300%以上

15

4

0

注:2009年数据一直延伸至2010年1月11日。

  从表三、表四统计结果看,由于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从改革前的100%——500%下降至100%以下,甚至50%以下;与此同时,新股申购中签率比改革前大体提高了10倍以上。市场化改革前,新股申购中签率一般运行区间为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市场化改革以来,新股申购中签率的运行区间大幅提升为千分之一到百分之几。这是新股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

表四:中小板新股申购中签率统计表

     中签率分组(%)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0.01 ~ 0.05

18

33

0

0.05 ~ 0.1

35

30

0

0.1 ~ 0.3

25

8

35

0.3 ~ 0.5

14

0

16

0.5 ~ 1.0

4

0

14

1.0 ~ 1.5

0

0

2

合计

96

71

67

注:2009年数据一直延伸至2010年1月11日。

  如果说,中国西电与二重重装上市首日“破发”,是在发行人顺利发行后的“买者自负”,同时也包括参与网下配售的询价机构的“买者自负”,那么,随着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压力不断增大,则“发行人自负”有可能随时到位:发行人要么大幅降低发行市盈率,要么发行失败!当然,如果发行人既不肯降低发行市盈率,同时也不愿意发行失败,那么,它就只好选择暂缓发行或推迟发行。这就是“发行人自负”的自我约束与理性回归。

  中国一重高达41倍之上的发行市盈率,直接导致新股申购中签率创下历史记录、再上新台阶:网下最终配售比例高达26.17%;网上中签率高达4.984%!这既是“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这更是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显著成效——理性开始回归!

  最后,请大家猜一猜:中国一重上市首日会照样“破发”吗?下一只大盘股的中签率会飙升至10%以上吗?即将在2010年2月9日IPO的华泰证券,它还有胆量像招商证券那样,将发行市盈率定在56倍之上吗?它是否会将发行市盈率自我约束在30倍以内?下周便可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