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质量和价格的统一有利于提高供应及时性,降低库存,从而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采购质量不仅仅指采购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效率、态度等内容。为此,实现采购质量和价格的统一是企业尤其是想要实现零库存企业的工作目标,通过众多企业的咨询发现,对供应市场的了解,基于供应市场和采购需求的采购品分类,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是可以实现采购质量和价格有机统一的。
1. 了解供应市场是为了降低采购人员和供应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通过供应市场了解采购人员需要掌握采购品的成本构成、采购价格、供应商的地理分布、供应市场竞争情况、供应商普遍规模等信息。采购人员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对采购价格和质量的关系进行充分认识,并且能够寻找出采购价格和质量的平衡点,针对内部采购需求制定客观的供应商评估标准,提出供应商可以接收的价格和质量要求。而且也可以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提出对质量的要求,保证采购质量和价格的统一。
2. 采购需求标准化将不同采购品需求的规格和型号进行统一,降低采购工作量,同时采购需求标准化后可以有效集中采购量,提升采购谈判能力。采购需求标准化需要建立在供应市场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供应市场的了解,结合自身采购需求,制定采购品需求的规格和型号。而且采购需求标准化还需要有稳定的供求关系进行支撑,只有在稳定的供求关系下,才能够保证矿井的生产需求。
建立供应商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是为了保证供应商供货质量,进而保持与供应商之间持续稳定的供货关系。因此供应商分类分级管理必须建立在对供应商供货质量和供货能力的客观评价基础之上的,为了保证对供应商的客观评价,需要建立可量化的评估标准和组织可感知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评价。首先是建立可量化的供应商评估标准,这个评估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新增供应商的认证标准,新增供应商的认证标准主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供应商入围的基本标准,以选择合格的潜在供应商;二是对供应商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为供应商的供货质量评估提供评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逐步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选择潜在的长期合作伙伴,保证供应商供货质量和及时性。其次是组织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客观评价,对于潜在供应商的评价,主要由采购人员进行评价,对于已有经验的供应商需要采购部门、使用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等多个部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以保证对供应商评价的全面性。